3)第十章 通守勤王_异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道:“杨广已经颁下诏令,着天下郡县立即募兵,北上勤王。”

  端伯捧腹笑道:“如果杨广能够赦免天下群贼,不但雁门之困瞬息可解,只怕辽东亦是转眼可下。”

  项洵大笑道:“端伯你真会开玩笑,不过这个想法确实很有意思,想想都令人心动。”

  李靖笑道:“我只怕杨广没有这般心胸。”

  端伯道:“少爷,那今天府议的结果如何?你是否要同刘郡守带兵北上勤王?”

  李靖摇头道:“刘郡守前天便外出到宣城办事,据沙郡丞说,至少要四天之后才能赶回。今天的府议是由路通守主持,商议的结果是,我与何贵将军两人留下协助刘郡守,确保晋陵的安危。”

  端伯摇头叹道:“是否路道德那厮率兵前去勤王?”

  李靖点头道:“不错,勤王的诏令已经快马下达到各县,因为路途遥远,后天早上,便由他与许威、冯立两位将军率领,自无锡、江阴等县汇集而来的兵马,当有一万三千余人,北上勤王。”

  端伯皱眉道:“那么多人?这样岂非把晋陵所屯之兵全都带走了?”

  李靖叹道:“是啊,晋陵城内仅留下一千兵卒,配合官差来稳定城防及城内治安。”

  端伯皱眉道:“这如何能行,一千人顶什么用处?”

  李靖摇头道:“路道德那厮急于勤王立功,死活不肯多留些人手下来,这还是我拼命争取才留了一千,原本照他的意思,只留下五百人。”

  项洵咂舌道:“那路通守若非护主心切,便是官迷心窍。唔,李大哥,那城内现在是否已经开始募兵了?”

  李靖点头道:“不错,希望在大军北上之前,能够多募些人手,哪怕兵卒质量不行,先多募些人来充充门面也是好的。”

  端伯怒哼一声道:“我早就说过那路道德不是什么好鸟,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作为一郡的通守,不留下处理好郡内事务,反而去跟着掺和到勤王事宜当中去,他还真当自己会打仗吗?”

  项洵大笑道:“端伯定是恼怒李大哥被迫留守晋陵,而没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端伯笑道:“倒不是老头子我自夸,别看我们少爷官秩不高,但他那一身德才武功,比起那几个带兵勤王的,不知要强多少倍。”

  李靖失笑道:“端伯你又来吹牛,哪有这样夸自己人的,即便你所说都是真的,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啊。”旋即三人一阵哈哈大笑。

  项洵止了笑意,正色问道:“李大哥,此番杨广被困雁门,你看这结果会是如何?”

  李靖摇头道:“纸上谈兵从来最是无稽,因为我们当下根本无法了解突厥和雁门的情况,对双方所掌握的兵力、情报、暗手等等都知之不详,谁又能够知晓战局走向。”

  项洵哂道:“突厥那帮蛮子又能有什么暗手,只懂得直来直去,又不擅长攻城,我看不管能不能拿下雁门,必然都是损兵折将。”

  李靖摇头道:“损兵折将那是自然,不过,你看此次始毕发兵,几乎一击中的,便可知他对军情掌握以及时机的判断其实一丝不差,差的可能只是一些运道吧。”

  端伯道:“眼下最关键的是,如果雁门城破,杨广被俘或者被杀,天下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

  项洵点头叹道:“若突厥能退还好,否则雁门城破,杨广被杀,天下秩序只怕立即崩坏,苦的仍是寻常百姓。”

  李靖叹口气道:“即便他不死,百姓也是苦不堪言,不论战局怎样,都是相差不大。不过那些我暂时都是管不到,眼下让我更担心的,是晋陵安危。”

  项洵不解道:“李大哥何以对晋陵的现状如此担忧?到后天大军开拔之前,至少也可募到四五千人吧,加上原本的一千兵卒,只消多等上五六天,也近万余人了。”

  端伯点头同意道:“项小弟说得有理,少爷,是否你太过紧张呢?左右附近都没有实力够强大的贼子,想攻破晋陵,难比登天。”

  李靖摇头道:“晋陵城本就不大,城防亦是一般,城周又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若来的只是寻常贼子也就罢了,倘若来的是官军呢?”

  项洵和端伯两人齐齐色变道:“不会吧……”

  (忙,回来晚了,请大家推荐支持,谢谢……)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