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关于旮旯村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岸有一个小村庄,由于地处苏皖两省三个县的交界处,人称旮旯村。河东就是江苏,河西就是安徽,所以素有“鸡叫听三县”,“一颗青藤爬二省”之说。这个村庄离县城150华里,离乡政府40华里,就是人们赶街下集买个萝卜青菜什么的,也要走上20华里的路才能到集上。

  这地理位置偏僻,什么都落后。听老辈子人说,八年抗日战争,是那样的如火如荼,这个村上的人没有谁见过日本鬼子;三年解放战争,是那样的波澜壮阔,这个村庄没有碰到过国民党抓壮丁的事儿。只是在淮海战役中这个村上出了两个支前的民工,村上的妇女们纳了几双鞋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和政治变局基本上不站边儿。国家大事,省里大事,县里大事波及不到这儿,就像在水中投下一块石头,激起的波浪一圈一圈的变小,到旮旯村的时候,已经没有的波纹。

  据说这个地方,原来没有村庄,洪泽湖和淮河每年泛滥发大水,陆续过来一些逃荒要饭的人,在这里休养生息,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才逐渐形成了村庄。解放前只有20多户人家,现在也不过上百户人家,500多口人。

  这一带村庄的命名的习惯,都是村庄上哪一个姓氏比较集中,人数比较多,然后就叫某某庄或者某某村。由于这个村庄的姓氏也比较杂,都是逃荒要饭的到这儿来的,彼此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卫,蒋沈韩杨,”什么姓氏都有,所以就很难叫什么某某村,或者某某庄。解放前,据说因为村庄的名字,几个相对大一点的姓氏之间还打过群架,都想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个村的名字,有人出来调和,说上半年叫X庄,下半年叫Z庄,可是又没有叫开来。*时期,公社的造反派曾经一度改名为小红村,可是没有叫开来,改革开放初期,县里民政局地名办的人也来过这个村庄考察过,想根据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大小姓氏,给这个村庄命一个名,因为这“旮旯”两个字一是难写,二是难认,常常造成一些麻烦。

  有一年,这个村出了一件冬天跳下河救人的好人好事,乡里来了个土记者写了一篇表扬稿子,乡广播站播音员是上海知青,读成“哪个村”,县广播站念成了“疙瘩村”,到了在地区一级报纸上见报时变成了“九日日九村”,成了一个日本村庄的名字,原来是那个通讯员把“旮旯”两个字写得搬了家。那时还是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地区宣传部当作一个政治事件追查下来,那个通讯员不仅一分钱稿费没有拿到,还被处理回家。外打正着,这旮旯村反而在全县出了名,人们才知道在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