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0 习惯性的装?_科技尽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心吧。研发中心的食堂可不比宁园差,这里也是苏大师的徒弟负责的,我正准备去尝尝他们用没用心。”

  “OK!”

  ……

  同一时间,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1号楼二层的办公室里,范振华正跟方旭一起聊着天。

  不是那种很正式的探讨,就只是在简单的聊天。

  不过范振华的电脑上正打开的文件是宁孑的论文。

  “最近你去过体大那边吧?”

  “嗯,去过。”

  “宁孑没跟你聊过什么?也没跟你说为什么突然就发这么多论文出来?”

  “这个到没有,只是让我跟多米尼特·邓肯一起做些关于零点猜想的工作。”

  “等等,我记得你在数学家大会上,说他让你做埃尔德什倒数和猜想来着?”

  “哦,他说那个课题是我一个人的,要出成绩太慢了,先做朗格尔零点猜想,如果能做出来的话,还是希望我能在这四年里冲一下菲尔兹奖。”

  “咳咳……嗯……这挺好啊。所以他一次性在做多少课题?”

  范振华觉得很忧郁,宁孑明明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但对他来说却依然如同一个迷一般。

  这个孩子做的事情总是那么的——没有道理。

  范振华本以为网上那些非议会给宁孑带来些警醒,他期待着宁孑或者体大直接向燕北大学求援,大家站在一起反驳那些论调,并通过这种方式让双方联系的更加紧密。

  但万万没想到宁孑似乎压根没有考虑常规的处理方式,或者说他可能压根就不屑于跟网上那帮人打口水仗,一出手就是五百亿的大项目,直接得着双旦大学的墙角猛挖不说,还直接一次性公布了十篇极具学术价值的论文。

  不管外界对他的评论是怎么样的,能一次性放出这十篇论文,当代数学第一人的称号绝对已经被他拿捏稳了。如果这些论文最终没什么争议的话,四年后下届数学家大会上宁孑再拿一次菲尔兹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甚至觉得宁孑大概已经脱离天才的范畴了,这应该属于鬼才。

  现代数学并不存在一法通万法通的概念了,毫不夸张的说,不同的研究方向,可能比百年前跨专业研究的跨度更大。但这些壁垒显然并不是宁孑的困扰。

  范振华昨天几乎是熬了一整夜,又将宁孑的论文大概的翻了一遍,给他的感觉很怪异。就好像宁孑已经把前人所总结出的数学知识点都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所以不管在数学哪个方向的理论都能举重若轻的拿出来使用。

  但宁孑对数学最大的推动还在于他的这些论文中给出的数学工具都是开创性的。按照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不久的未来宁氏变换、宁氏空间、宁氏公式、宁氏定理还有之前的宁氏分割法,等等。

  这种影响力怎么说呢,大概下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开幕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