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4 心态眼看要崩_科技尽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验室里?”

  这一句话直接把刘司跟陈永刚都干沉默了。

  直接把人留下来?以谁的名义?

  “额,全院士,咱们还是先不谈这个了,到底什么情况,你们给我介绍一下。大家都等着听你们的结论呢。”

  尤万章瞥了眼对面被气得跳脚的友人,主动接过了话头:“情况是这样的,宁孑设计出的芯片其实没什么好说的NB10类型的窄带芯片,单纯从制造工艺上来说属于比较低端的芯片类型,制程也只有180NM,但是他的确另辟蹊径设计了一种新的结构,使用了新的材料,简单来说除了硅之外,还用到了CNT材料。关键的点来了,根据具体测试结果,这种新芯片结构的工作效率,要远比现在传统的硅基技术要高。

  最重要的是,虽然这次设计的芯片很简单。但我们能确定这种结构具备用于设计大型集成电路的潜力。换句话说,这种三维结构完全可以用在诸如CPU、GPU、各类存储阵列等产品上。当然工艺上需要继续往前推进。不过就目前来看,虽然宁孑在实验室制造出的芯片只使用了180nm工艺,但其性能已经能跟市场使用60nm技术生产的同类产品相媲美。

  换句话说吧,这已经不是华夏在芯片领域的突破了,而是全人类在半导体技术全领域的突破,注意,我说的是全领域!因为芯片已经被制造或者说流片出来,这就说从设计到制造这其中所有需要克服的问题,都已经被解决掉了,接下来只剩下继续推进工艺水平的工作了。这项技术毫不夸张的说代表着半导体产业链的未来。据我所知,不管是英特尔、IBM、AMD,又或者其他半导体公司,都一直在研究硅的替代技术。

  因为硅的原子半径远高于碳原子,换句话说在更小尺度上,宁孑给出的这项技术更有潜力,比如将可能更快的比硅基技术突破nm工艺制程的限制,切入1纳米的下限。但现在宁孑是怎么实现的,比如设计用的什么软件?生产需要哪些工序?材料是否能量产?需要哪些设备,我们都还不清楚,只知道这玩意已经做出来了。这么说你们懂了吧?”

  刘司懂了,尤万章的话,显然比陈永刚要更有说服力。

  这可是一群华夏顶尖专家给出的综合意见,这一刻刘司也大概懂了另外四位院士为什么要去打电话了。毕竟这些人跟尤万章跟全茂国不太一样,都跟半导体商业化运营的公司有着联系。他估摸着要不了多久,京城就要热闹起来了,这毕竟是领先于世界的技术。

  事实上刘司的反应没错,因为他刚想到这一点时,电话就响了起来。

  看了眼电话号码,刘司的神色也严肃起来,看了眼身边的陈永刚跟两位院士,拿着手机,暂时走到了门外,这才接了电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