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刘明遇的命脉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交通上的弊端也非常突出,刘明遇与交通局已经规划了未来的宽河交通网络,原本计划是宽河把凉钢、白木、河纺这三个产业区,加上七合营、富峪、会州、盐湖七个镇和一些矿山紧密联系起来。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刘明遇的地盘一下了扩充了十倍不止,又要增设四州十五县,这就需要修建庞大的交通网络。目前为止,这个交通网络还没有建成,就算将来完全建成,在没有蒸汽机火车的情况下,陆路运输成本,远远比不上水运。

  而刘明遇境内目前唯一可以适合水运的河流那就只有滦河,而滦河也是刘明遇目前地盘里最大的河流,虽然放在全国,滦河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长度也只有八百八十公里,可眼下却是刘明遇的命脉。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这条命脉从迁西、迁安、卢龙、滦县、昌黎、乐亭六县之地原本掌握在刘之纶手中,现在这长达将近三百公里的命脉,直到乐亭的出海口,掌握在卢象升的手中。

  刘明遇想要发展大宁,那就必须需要原料和倾销市场,如果光陆路运输,完全没有成本上的优势,而是拥有这条滦河的控制权,那么无论是经渤海联通江南,或者是利用海路联系东江镇、登州都有着绝对的天然优势。

  刘明遇用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将滦河的重要性向刘宗周阐述清楚,当然,这并不是打着发展经济和倾销商品的旗号,而是打着方面移民的旗号。

  “卢大人自关内而来,麻烦刘大人去迎接一下,在这回来的路上,您探探卢大人的底,本侯能不能迁西、迁安、卢龙、昌黎、滦县、乐亭六县之内,沿河建立移民补给点,若无粮食和衣物补给,这些百姓恐怕到不了宽河,就要死伤惨重了。”

  刘宗周也是一个聪明人,他隐隐约约刘明遇的用意应该不止于此,他要在滦河出海口的位置,要购买地。而且买的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足足一万六千亩。

  不过,刘宗周没有详细追问刘明遇的意图,他躬身道:“下官明白!”

  刘明遇天生就是劳碌的命,在明代呆了这么久,他最深的感触就是文盲真多,多得丧心病狂!一百个人里也不见得找得出一个能读书识字的,也难怪古代读书人的地位那么高,都成了野生华南虎那样的珍稀动物了,地位能不高吗?太祖曾对全国那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率目瞪口呆,如果把这太祖弄到明代来,对着这不知道有没有达到百分之三的识字率,他肯定觉得自己接手的摊子实在太完美了,十个人里就能找出一个识字的!

  当然,后世的最伟大的壮举,不是把人口翻了一倍,而是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已经提高到接近百分之九十,读书人不再是珍稀动物了。

  打破明代的士绅、资本和地主阶级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