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皇帝不急太监急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明遇望着这些流寇,这些流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个个都瘦骨嶙峋的,面容枯犒,眼窝深深的陷了下去,艰苦的生活几乎将他们的活力压榨干净了,留下的只是一副瘦弱的躯壳而已。

  对于现在的明军而言,要以寡击众击败比自己多出几倍的流寇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安置俘虏。几万流寇里,能上阵打仗的也就那么几千人万把人,剩下的都是流寇的家属或者被他们裹挟的流民,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一盘散沙,而流寇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一看到势头不妙,马上带着为数不多的亲信开溜,扔下成千上万的老弱妇孺给官兵。

  这样一来,难题就摆到了官兵面前:如果他们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那么多俘虏可是要吃饭的,一天两顿饭,一座山都能啃塌,而他们的军粮供应本来就够紧张了,哪里腾得出余粮来养这么多吃闲饭的人?那么,将他们驱散怎么样?

  同样行不通,这些流民没了饭吃,马上就会作乱!

  至于杀良冒功除了左良玉左小受,还真没几个人敢一次性杀掉成千上万的老弱妇孺,御史言官的奏折会把他们给活埋了的!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更养不起,任谁接到这么个烫手山芋也会头疼万分。

  张任学看着刘明遇沉默不语,就小心翼翼的道:“侯爷,要不,咱们甄别一下,挑些匪首砍了,普通被挟裹的百姓,就发给他们一些盘缠,让他们返回原籍!”

  刘明遇面对这些俘虏,自然是满心欢喜。毕竟,这五六万老弱,大部分都是饿的弱,只要调养一番,很多人的身体都是可以恢复的。大明对于老的定义与后世不同,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2岁,明朝人的平均寿命45岁左右,如果根据上述数据的显示,30岁在明朝属于中老年人。

  可是事实上,别说是四十五岁,就算是六十岁,又有几个人服老呢?

  这都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刘明遇装作为难的样子道:“他们还能回去吗?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就算他们有干粮有盘缠,又能挣扎多久?给他们吃一顿饱饭,编入军籍,给他们一碗安生饭吃吧。”

  人心是难以满足的,这是必然的。在灾荒年月,给他们一碗饭吃,他们会感恩,可是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满腹怨言。就像曹操创立屯田制,这其实是大明卫所的雏形。曹操当时的屯田收益要五成甚至六成收回官有,而饱受黄巾之乱的流民,刚刚开始,是非常支持曹操的。

  可是过了二三十年,这些屯田军就不满这个剥削制度了,于是司马炎成功篡位,如果曹魏军队依旧支持曹氏,司马氏凭什么篡位?

  依靠什么?

  现在也是一样,刘明遇深知人心的欲望难以填补,集体农庄其实是过渡性的产物,在生产工具和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