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7章辽南四州二十五镇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花案,以及滥杀无辜。

  这是刘明遇第一次在山东大开杀戒,足足三千余名双手沾满普通百姓鲜血的叛军,被当着叛军的面分批砍杀。

  刑场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二十余万多战俘尽皆股栗,面如土色,有几个甚至给生生吓疯了。

  想必他们还是头一回知道原本屠杀别人跟自己被屠杀完全是两码事吧?在他们此后的余生中,这血腥的一幕将化作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下半生都战战兢兢,遵纪守法,不敢稍有差驰。

  刘明遇的杀鸡儆猴是成功的,不仅是对那些叛军,对刘家军新军也一样。一口气砍掉了三千多够得上战兵甚至家丁标准的俘虏,在明军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他就是要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刘家军士兵,不管你有多悍勇,只要你的手沾上了老百姓的鲜血,就是一个死!

  剩下的俘虏就非常幸福了,刘家军采取分工制,虽然大宁也是卫所,也有军户,可这个卫所军户与刘家军军户是两回事。

  这个卫所,更像是后世的八十年代之前搞的公社差不多了。公社制度曾经备受诟病,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糟糕,尤其是在最初的二十年里,效果非常显著,一下子就解决了国人吃饭的问题,虽然人口一直在膨胀,但粮食安全始终是有保证的。

  现在的情况比建国时要糟糕得多,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地力耗尽,种子退化,化肥农药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在这种情况下再搞什么分田到户那简直就是自杀。

  刘明遇可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可农民根本就没有办法种地,种地也需要本钱,可小农户没有半点应对天灾的办法,所以,刘明遇就费了大气,搞了集体式的农庄,也就是大宁卫所。

  大宁共计新兴建十三个卫,其实就是七十多个大型农场,经常着一千九百余万亩田地,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和红薯为主,这些卫所产出的粮食,将有刘明遇统一分配,他们的工作所得就是他们的劳改期,只有完成劳改期后,才能获得自由,也能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大宁的卫所兵主要是老回回麾下的流寇。

  这二十余万叛军,除了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等十几名重要人犯送到京城,三千多颗斩首的首级,也当作军功送到了京城。

  在刘明遇想来,三千颗首级,加上陈光福、毛承禄等人的脑袋,足以平息崇祯之怒了,至于其他俘虏,则是整编起来,先运到东江军控制的各个海岛上。

  刘明遇也不怕他们跑,海岛就是巨大的牢笼,没有船他们也不敢游泳,现在的水温极低,别说半个时辰,一刻钟都能冻死人。

  等到开春以后,刘家军将发动辽南战役,夺回辽南四州,这些百姓全部迁徙到辽南四州。

  起初这些俘虏对于整编的事情有些担心,可是听到刘明遇要分发给他们土地,给刘明遇种五年地,他们所种的土地,以及耕具、包括耕牛都成为他们的财产,这些俘虏就不再抗拒,非常配合。

  听说有田分,还有房子分,这些俘虏都高兴坏了,差点扭起了秧歌。唉,早知道有房子有田地分,他们还打什么劲啊,直接投降不就得了。

  因为配合,整编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短短几天时间,这二十余万俘虏,被整编为辽南四州二十五镇,也就是二十五个卫。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