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8章 战舰和航母设计定稿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装甲,是二战航母中一个非常有标志性的选项。

  如果没有其他条件限制,当然还是铺的越厚越好。

  实际设计中,却要考虑航母本身的规模,舰体结构重量和装甲重量,以及重心等一系列问题。

  总体而言,航母舰体吨位和规模越大,铺设飞行甲板装甲就越划算。

  值得铺设装甲飞行甲板的节点,差不多在三万吨的水平上。

  所以朱靖垣这些四万吨的航母,就全部用上装甲飞行甲板了,不采用装甲飞行甲板属于浪费吨位。

  按照不规范的后代民间定义,这三个方案都是装甲航母。

  在当时的各海军国家,是没有“装甲航母”这个概念和舰种分类的。

  无论是否铺设飞行甲板装甲,称呼都是舰队航母、主力航母等等。

  其他主力舰队航母只是飞行甲板没有装甲,机库下的甲板和舰体的两侧,通常都有一定的装甲。

  相对装甲航母这个后世称呼,这些航母习惯性统称为防护航母。

  真正完全没有装甲的航母,就是最低级的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吨位可能只有几千。

  与此同时,是否铺设飞行甲板装甲,对航母载机量和作战能力,也没有直接的明显影响。

  不存在“装甲航母”肯定比常规航母搭载能力弱的情况。

  这种误会可能是某些游戏的“平衡设置”导致的。

  根据美国人在中途岛级上的经验,当航母搭载的飞机数量超过一百架之后,调度效率就会直线下降。

  四万吨的航母,已经足够操作一百架二战时代的典型飞机了。

  如果不是为了使用更大规模的舰载机,四万吨的航母已经是二战的理想设计。

  使用同样飞机的更大吨位的普通航母,作战能力不会比四万吨的装甲航母更强。

  普通工匠对三个方案也许还有犹豫,但是朱靖垣在给工匠讲解设计思路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面对仍然充满了二战特征的航母,当然是要选最现代化的三号方案了。

  对于朱靖垣的选择,绝大部分工匠都默默的点头表示赞同。

  但也有几个工匠有自己的理解。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工匠忍不住开口问:

  “殿下,这样综合判断各个方案的总体优缺点,当然是可以选择三号方案。

  “但问题是,飞机的出动效率,这个参数,在航母作战中的权重,直接影响到一号方案的价值。

  “我们目前没办法确认这个权重的具体范围,但显然是会比较高的。

  “相比潜力和未来,出动相率可能是当前最重要的数据。”

  朱靖垣轻轻点头说:

  “我明白,本土已经在建造的定海号航母,采用的就是类似一号方案的设计。

  “后续可以用这个航母去做实际验证,获取数据之后调整参数来模拟。

  “如果显示出动效率真的极端重要,那些出动效率的差异能够超过其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