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游龙终入海,青年脊梁担风霜。_我在军营肝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士每日最低伙食标准有十九元。

  虽然看着不多,在一些大城市可能连一碗面条都买不到,但是整个中队加起来呢?

  要知道,部队是有炊事员这个职业的,不需要人工费用,其他的各类杂项燃料,调料等,都是走的其他经费,这些钱唯一的用途就是采购食材,被战士们踏踏实实的吃进肚子里。

  如果是独立驻防单位,这个标准还会再上浮两到三成不等。

  那叶飞为什么这么悲观?

  有钱你也要有地方花才行啊!

  在山窝窝里驻防,最大的影响就是交通不便,不可能每天司务长和炊事员都外出采购食材,还要不要训练了?只能是每隔一段时间出去一次集中大批量的采购。

  叶飞就知道这么一个案例。

  一连队驻防山区,遭遇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连着下了半个月,积雪能淹没半个车身,直接封死了外出的道路。

  一个中队几十个大小伙子,储备的食材吃尽后硬生生啃了半个月的咸菜。

  是顿顿吃咸菜啊,吃的眼珠子都绿了。

  但周围是有村落的,也有人提议去百姓家里收购一些食物。

  但这个提议的人很快就发现,周围的战友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军民鱼水情是独属于我国的优良传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像炎国这样百分之一百的信任军人,如果这个连队的人想要购买食物,百姓们甚至可能连钱都不会要。

  那又如何?

  你出不去,老百姓就能出去了?

  把老百姓的食物买了,他们吃什么?

  为什么当兵?为什么穿这身军装?

  这要是摊开了说能写一篇几万字的文章,但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

  那就是穿这身衣服的人死绝之前,甭管什么天灾人祸,别想伤百姓分毫!

  这就是穿这身衣服的意义。

  后来这个连队的兄弟又啃了一个星期的咸菜,等来了救援,整个连队面黄肌瘦,眼珠发绿,但依旧没有一个人向百姓张嘴。

  事实上,村落中储存的食物足够百姓和连队所有人吃到明年开春。

  村里的乡亲们知道这件事后,心疼的直掉眼泪,十几个加起来一千多岁的大爷大妈,拿着拐棍来营区追着干部和班长满地跑,边打边骂。

  “球娃子硬撑个啥?莫得食不晓得张嘴撒?”

  “都是父母的娃娃,不在家里就是额们滴娃娃。”

  干部和班长是连队的主心骨,军中脊梁,常常会被人忽视年龄。

  可这群人二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是乡亲们口中父母的娃娃。

  青年脊梁,左肩担着雨雪风霜,右手扫尽魑魅魍魉,身后就是万家灯火,百姓安康。

  画面一转,叶飞换上橄榄绿色的军装,胸戴红花,没有肩章胸章等装饰的军装竟也衬的叶飞气质不凡,格外英武。

  殷市今天入伍的新兵全部聚集于此,准备出发,踏向绿营。

  前来送行的父母汇聚成了黑压压的人潮,叶伟鸿与赵雁也在其中。

  “全体都有,立正!”

  负责运兵工作的带队干部是武装部部长,中年男人的模样,挂着两杠两星的中校军衔,嘹亮的口令声盖过周围的喧闹,整个车站门口都清晰可闻。

  叶飞和少数反应快的新兵最先站好,其他人有样学样,规规矩矩的站在原地,只是姿势千奇百怪,根本算不上军姿。

  但对一群还没接受过训练的准新兵来说,这样的反应已经很好了,部长也没有说什么,训练的日子在后头呢,不差这一会。

  “目标,动车站,齐步~走!”

  口令下达,绿色的长龙开始扭动,朝着那神秘未知的军营出发。

  转身的瞬间,叶飞最后看了父母一眼。

  赵雁已经哭成了泪人,倚在丈夫怀里,而叶伟鸿看到儿子转头,笑着张嘴。

  叶飞认出那口型代表的涵义。

  儿子,加油,好好干!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