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一箭三雕_狂野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打算把这些录音外泄出去,而是准备等几个月后万国证券山穷水尽的时候,用这些录音打感情牌,把一些精英人才挖走,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做准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仅是赚钱的盛宴,也是收割日韩优质资产的盛宴,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攫取到最好的战利品,比如锂电池、液晶屏以及芯片制造技术。

  至于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则是通过《327国债期货暴露的10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这篇文章来进行。

  327国债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信息交互不畅。

  比如财政部在2月21日就做出了贴息的决定,但直到24日凌晨零点才通过新华社对全国公布,中间这三天,是通过红头文件逐级下发的,这种下发方式,让京城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其他地方要快,因此21日和22日这两天,京城商品交易所的327国债期货交易量暴涨了6倍多,23日早上开市之后更是直接跳涨了将近2块钱,行情比浦江那边更疯狂。

  比如浦江证券交易所采取的是逐日盯市政策,由于技术局限,既无法实时监督证券公司持有的仓位,也无法实时查看每笔交易的保证金是否充足,这种管理上的信息缺陷,是万国证券虚开2000多万手空单的直接原因。

  再比如普通投资者只能通过交易大厅的滚动LED屏幕间断式看价格,大户以及证券公司却可以在操盘室用电脑研究实时行情图,这种操作上的信息不对称,对普通投资者非常不公平。

  从更大层面上来说,90年代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监管手段,导致游资四处煽风点火,利用内部信息优势疯狂割韭菜,327国债事件只不过是这种乱象中的代表罢了。

  总而言之,狄野列举的这10条问题,要么是当事人自己悟出来的,要么是后世金融专家总结提炼出来的,既细致入微,又高屋建瓴,而且恰好出现在327国债事件刚刚爆发,全国上下都还在懵圈的时候,营造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人形象,然后再以高人身份,开出唯一的药方:加快建设互联网!

  有了互联网,官方决策可以瞬间传遍全国,有了互联网,管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有了互联网,普通投资者可以在家看行情图,有了互联网,游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监管和疏导……

  当然了,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神药,解决不了人性的贪婪,金融乱象在网络时代一样层出不穷,而且愈演愈烈,但1995年的人并不知道,狄野的目的只是想借舆论之手,推动中国电信提前几个月建设ChinaNet,毕竟他只有28年的穿越优势,浪费不起。

  狄燕对狄野发的传真很好奇,复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