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毕业论文_狂野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进LZ77算法,设计出一种比PKZIP压缩比更高的软件。”

  刘少松闻言有些惊讶,抬头看了看狄野,提醒道:“LZ77算法不是那么容易改进的,你有没有把握?”

  “我已经大致想好了,寒假期间应该能把软件写出来。”

  坐在对面的老头呵呵冷笑,嘲讽道:“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谱了,本科还没毕业,就想写出比PKZIP更好的软件,小心牛皮吹大了毕不了业。”

  狄野不认识这个老头,懒得理会,刘少松则针锋相对的回怼道:“人不轻狂枉少年,大学生心气高不是坏事。”

  怼完之后,他指了指窗户边的一个凳子,说道:“狄野,你坐下,跟我说说你打算怎么改进LZ77算法。”

  狄野从牛皮纸袋里拿出稿纸,说道:“我打算在LZ77算法和Deflate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区间编码……”

  昨晚听说刘少松找他的时候,狄野感觉应该和毕业论文有关,回租的房子跟狄冶商量了一下,然后选择了压缩软件作为他在1995年打响名气的头炮。

  90年代网速慢,硬盘小,几乎每一台电脑都要装压缩软件,使用场景非常广泛,然而此时市面上大多数压缩软件都是收费的,算法也有专利保护,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官司,比如1993年,微软就因为一种名叫LZS的压缩算法,赔了1.2亿美元。

  LZ77算法是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由AbrahamLempel和JacobZiv于1977年发明,之后衍生出了很多改进版,其中最著名的要数Deflate和LZMA。

  Deflate算法是美国程序员PhilipKatz于1988年发明的,他用这个算法开发出了PKZIP,PKZIP后来又衍生出了著名的WinZIP,成为90年代压缩软件的王者,虽然在2000年之后衰落了,但它留下的zip文件格式,一直到2023年仍旧被广泛使用。

  LZMA算法是俄罗斯程序员IgorPavlov于1998年发明的,他用这个算法开发出了7-ZIP,以压缩比高,速度快著称,而且是免费开源的,发布之后备受欢迎,很快成为了主流压缩软件之一。

  狄野向刘少松描述的,就是LZMA算法,他实操不行,但口才很好,而且穿越前是7-ZIP的忠实用户,读大学时曾研究过它的代码,对这款软件非常了解,再加上剽窃的稿子做铺垫,讲起来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刘少松只听了一两分钟,就放下鼠标,转过身来,和狄野面对面交流,等听完之后,又详细看了一遍稿纸,然后鼓掌喝彩道:“狄野,你在计算机算法领域很有天赋,引入马尔科夫链是很精妙的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