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第三百四十一话:藕粉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捣烂的快,比用小对窝那么一点点的省时些。

  捣烂一对窝的,就加清水,然后用小磨子碾成藕浆。

  王氏几个三五两天都磨豆子做豆花的,用小磨子也用得顺手,听宋秋大致一说,上手的也快,就哗啦哗啦的推起来了。

  等藕出了浆来,便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盆,用清水往袋子里清洗,跟过番薯粉差不多,边冲边搅拌袋里藕渣,直至过滤出来清水时就行了。

  接着又把清洗出的藕浆用水冲洗一天到两天的,跟番薯淀粉浆一样,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每日记得都要搅拌一次。

  等到除掉浮在水面上的细藕渣,并去除最底层的细沙,随后把里面的粉浆放到另一个盆里,用清水调稀再沉淀。

  这般不断两次,至藕粉呈乳白色就行了。

  最后就是将经过浸洗,沉淀后的藕粉用一清理布袋子盛好,再用绳吊起来,约大半天就可控干,这个过程跟做汤圆面一样的。

  水份控干后,将藕粉取下,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粉团,晾干,随后用刀将粉团切成片状,再次晾干即成藕粉。

  眼下只能先做到洗浆这一步,剩下的宋秋都仔细交代了王氏,把这个事交给她来盯着。

  挑出来的粉藕估摸着有个两百来斤的,藕粉出粉率不高,至多百分之十左右,宋秋想着这粉最后晒干顶多也只有二十来斤。

  二十来斤,倒也能做出好些东西来了,暂时先就这样。

  反正庄子里还有半个荷塘的莲藕还等待开挖呢。

  到时候,接着再做就成。

  半下午的时间,光是弄藕浆这些就忙了个够呛,天见着就黑了,吃过晚饭,宋秋几人回村去,洗洗也就睡了。

  这一天天的,感觉忙得不行,沾床就想睡得,也没时间想别的事。

  ……

  第二日一早,宋秋带着做好的果酱,以及天不亮到赵家那里接出的一坛羊奶直奔镇上去。

  邹氏四人自那天被从牙行买下来就一直带着铺子里,照宋秋说的,这两天把铺子里里外外的都打扫了个干干净净。

  宋秋不来,他们也没出来到处走动。

  铺子打扫得不能再干净了,都找不到事做了,这等着就有些心急。

  眼见着姑娘还不来,手里头没有活计做着,只觉得吃饭都不踏实似的。

  好不容易等到宋秋来了,几人都是心下大喜,赶紧帮着杜传福从骡车上搬坛子下来。

  邹氏伺候过人的,眼色极好,忙麻溜的给宋秋端上一碗温开水来。

  宋秋喝了水,歇了会儿气,等东西都搬到库房放着了,就让杜传福自个歇着去,带着邹氏几个进了厨房。

  镇上铺子或人家,烧柴,一般每天都有专门的打柴人担着柴走街串巷的叫卖的,那柴都是齐划好的一捆一捆的,烧着方便得紧。

  听着声了,开了后门,喊人过来买上一捆两捆的就够做好几顿饭的了。

  宋秋那天就交代了邹氏几个,做饭自己买柴的。

  所以眼下厨房里有柴。

  见宋秋要教他们做点心了,招弟话不多,但勤快,赶紧抢着就生了火来。

  宋秋就看着邹氏几个道:“如意你识字,也会打算盘,铺子开了,你就负责当掌柜在外头招待客人,厨房这块,就交给杨婶,所以这做点心的手艺,你得仔细学着,还有喜妹和招弟,你俩也看着,到时候你们三个,就负责每日的点心。”

  几人听着,纷纷点头。

  杨氏虽然以前当过小管事,但她不识字,更不会打算盘,喜妹儿和招弟两个就更别说了。

  所以三人对于一同来的邹氏今后当掌柜,一点意见都没有。

  反倒是姑娘愿意亲手教他们做点心,这可是手艺,他们高兴着呢!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