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第三十九话:什么字(感谢包包包123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确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宋秋心里已经有打算要请人帮着一起做了。

  这个不是问题,眼下的问题是带着这么多的钱,要怎么回去。

  思索半晌,宋秋道:“奶你带着钱先去地瓜叔家的铺子里坐坐,我去去就回。”

  “你要去哪里?”老袁氏不放心。

  宋秋忙道:“咱们两个回村,这么远,可提心呢,我去找五斤叔,雇了他的牛车,让他和我们一起回去,正好我也要多买些糯米,用牛车一起拉回去轻便,我腿脚快,去去就回来了,奶你就等我一会儿就好,不用担心。”

  老袁氏一听是去找周五斤,心里也是放心,泗水码头不远,从前她带宋秋去那里看过大船的,她知道路。

  张记杂货铺就在市集边上拐角处,走过去百十来步的功夫,这么多人呢,也不怕出什么事。

  宋秋果断挑上空担子,拉着老袁氏往张记杂货铺去。

  张地瓜一早上都忙着做生意呢,根本没出铺子,自然不知道市集上粽子很是闹热了一番的事。

  再说了,就是听说了,也不会知道粽子就是宋秋他们卖的。

  老袁氏也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一见她来,张地瓜立马热情的招呼她坐,还要留她吃饭呢。

  老袁氏只笑道:“我们卖了菜,就过来歇歇脚,待会就回家去了,你忙你的去,不用管我,我就在这里坐坐就行。”

  两家关系好,也不多说客套的话,张地瓜让小伙计给她倒了茶水,就接着忙自己的了。

  这边宋秋已经飞快出了市集,往泗水码头去。

  泗水码头就在安康坊,离市集一条街也就是走上两刻钟的功夫。

  宋秋一路小跑着,速度提了起来,倒是没用到两刻钟,就到了。

  专门是货船停靠的码头,所以这泗水码头一天到晚都热闹的很,南来北往的货经过此处,有下货的,也有上货的。

  码头上,扛大包的脚夫不少,像周五斤这样用牛车或马车来拉货赚钱的也不少。

  一眼望去,河面上除了船就是船,码头上除了人还是人。

  一时半会儿的,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又人声鼎沸的,只怕她喊一声,也会瞬间被淹没,没人听得清的。

  宋秋看了一大圈,尽管她眼睛好使,也是没看见周五斤的身影和他家那头特别有辨识性的牛的。

  没办法,宋秋只好往里头又进去了些。

  天气大,便是晌早上,太阳刚出,这些干活的人也是浑身汗漓漓的,空气中充斥着的汗味并不好闻,但宋秋常在厨房里扛大锅的,大热天的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常有,所以还算能忍受这个味道的。

  可她一个小姑娘,在码头上钻来钻去的,难免不引人注意。

  泗水码头很大,因为是货船停靠的唯一码头,整个东陵县乃至荆州府泰半都以泗水码头为重中之重,每天经这里进出的货物数不胜数,什么丝绸茶叶,瓷器盐巴,粮食等等,难以一一列举。

  码头大,每天聚集在这里的人也多,所以码头发展出两条热闹街市来,客栈茶楼酒馆小摊,应有尽有。

  此时,离着码头中心的一家两层的茶楼,楼上靠窗的一处包厢里,一个穿着八福云纹盘领杭绸长袍留着两撇八字胡的中年男人正一边啜了一口茶,一边看着底下的忙碌。

  眼下正停靠在岸口的一艘极大的货船要装运的都是他的货。

  货物太多,一时半会儿的装不好,起码要过午才能全部装船,尽管有不少人来往运送货物,将货物往船上送的脚夫也不少。

  照理他是可以不这么早就过来等着的,但这次的货物太重要,所以他不得不亲自来盯着。

  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他草木皆兵。

  所以,他一眼就注意到了一个突然冲进码头来回乱窜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的小姑娘……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