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3章 三百万的收获_总裁出轨和女二做了h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瓦房,茅草房,随处可见。

  道路坑坑洼洼,一路都是牛粪和马粪。

  甚至还有人专门背着背篓,在路上捡牛粪和马粪。

  原因无他,牛粪和马粪扔在地里,那可是很好的肥料,能够为庄稼提供大量养分,还能肥地。

  有人会说,不是有化肥吗?

  一包化肥的市场价,便宜的几块钱,贵的能达到十块钱左右。

  但要知道,这个年代,贫困地区的家庭年收入,一年下来都不到一百块。

  上有老下有小,刨除吃穿用度,还能掏得起化肥钱的家庭,少之又少。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帮助贫困地区的民众脱贫,解放生产力,进入工业化是唯一的办法。

  而要想解放生产力,进入工业化,就需要大量的,各专业的人才来推动。

  而人才,是需要教育来培养的。

  千言万语汇总成一句话,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于个人,于国家大局,皆是如此。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张桂芳老师生前,才会积极推动教育普及,让更多的孩子,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学可以上,有书可以念。

  可惜,张桂芳老师没来得及看到那一天,便撒手人寰。

  而江山他们站着的这片地方,就是张桂芳老师的殒命之地。

  江山,李潇潇,龙文南,他们都是贫苦家庭出身,看到面前这落后贫困的一切,不仅没有丝毫的嫌弃,反而还觉得有些熟悉。

  但更多,是感慨。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他们已经摆脱了贫困,迈入上流阶层。

  吃香的喝辣的,衣食无忧。

  甚至吃穿用度,都要用高档货才行。

  但很多穷苦民众,生活依旧是毫无改观,过着土里刨食的生活。

  站在个人角度,他们如今的优质生活,都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得来的,不靠谁,也不欠谁。

  但严格说起来,个人努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踩中了时代风口。

  基于此,江山一直都抱着一个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的日子已经过来了,现在,轮到兼济天下的时候了。

  等把事情处理好,江山决定,继续推进教育普及,完成张桂芳老师的遗愿。

  找了个饭馆,简单吃了点东西之后,江山他们便去视察,位于乡镇上的建校项目。

  资料显示,该乡镇的建校项目,拨款资金高达三百万。

  江山倒是要看看,这三百万,砸出了什么水花。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了目的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镇上原先的老学校。

  一栋两层楼的瓦房,一共十二间屋子,刚好是一到六年级的教室。

  每个年级两个班。

  旁边还有一栋红砖砌成的小楼,那便是教师们的办公室了。

  条件所限,教师们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上下学之后,都得和学生们一样回家。

  老学校的边上,就是教育基金投资的建校项目了。

  虽然才刚打好地基,但从地基就能够看出来,最后落成的教学楼,是很大的。

  这意味着,能容纳更多的孩子上学。

  当然,同时这也说明了,教育基金投资三百万下去,最终收获的,仅仅只是一个地基。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