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武道立言_诸天从越女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松赢下曾参后,王良瑜心中的郁结彻底消散,反而有些得意。

  毕竟,曾参可是未来的儒家宗圣啊!

  这样的战绩,够王良瑜吹一辈子了!

  在这股得意的驱使下,冥冥中,王良瑜若有所悟,对如何涵养武道之气生出一丝感悟。

  反观曾参,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尤其是在看到王良瑜略显得意的笑脸后,一张脸更是彻底垮了下来。

  “良瑜,你这是从我身上找信心呢!”曾参瞪眼看着王良瑜,愤愤地抱怨起来。

  王良瑜讪笑一声,顾左右而言他,问道:“曾参,为什么你的儒术和颜回的不一样?”

  曾参耸耸肩,解释道:“儒道微言大义,儒术千变万化,有唇枪舌剑可文字化刀剑,有口含天宪一言决生死。”顿了顿,又继续道,“儒术效果不同,取决于修行者意愿,并无高低之分。”

  听到这话,王良瑜一脸古怪地看着曾参,想到他那几乎瞬间被自己击溃的文字所化的刀剑,下意识地以为,曾参这是在给自己找补。

  曾参瞧出王良瑜的心思,摇头苦笑,说道:“儒术并无高低之分,强弱只取决于儒道修为,修为高者,文字可化千百丈刀剑,一剑斩下山川变齑粉。”

  王良瑜闻言沉思半晌,认同了曾参的说法。

  儒道其实和武道差不多,代表修为高低的真气内力才是基础,其他拳掌刀剑都是术,是招式,威力强弱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内力高低,内力高者,纵是最普通的长拳都能打出惊人的伤害。

  “那儒道修为怎么判断高低?”王良瑜想了想,又追问道。

  不管是孔夫子,还是颜回、曾参,他们外表看上去都和普通人一般无二,便是王良瑜也只能隐约察觉到他们身上的气势略有高低不同,但高下具体如何却是无从知晓。

  曾参听到王良瑜的问题,思索半晌,摇摇头道:“我们不在乎这些的。”说着,挠挠头,笑着道,“夫子从不让我们比较儒道修为高低,儒家真义才是我们的追求。”

  说罢,曾参又详细向王良瑜讲述起儒家修行秘诀。

  听完曾参的话,王良瑜想想这几个月的经历,默然无语。

  正如曾参所言,儒家上至孔夫子,下至曾参这样的年轻弟子,从不刻意追求儒道修为,更加不会去刻苦修炼,他们更多的时间都用在研习儒家典籍上。

  不过,这也和儒家的修行方式脱不了干系。

  儒家修行的根基就是养气,养气即养神,而养气的主要方式就是研习儒家典籍,通过感悟儒家真义涵养精气神,气足神强,修为自然而然就会提升,颇有种“无为而为”的意思。

  主动刻意修炼,反而落了下乘,失了儒家真义,修为不仅不会进步,反而有可能会倒退。

  正因此,在孔夫子的影响下,儒家上下皆是追寻儒家大道的虔诚修道者,对修为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