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9章 乱象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东府开始动荡不安,这心境就生了变化,野心开始滋生。这就是他们有众多的教徒基础,一旦“气候”合适,就能迅转变为不安定因素的结果了。如果只是普通百姓,除非走投无路,很难会滋生这种想法。

  他们的打算还算谨慎,准备效仿当年被征民工挖黄河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造反成功的先例,在征召来德州的民夫当中展教徒,以他们原本的忠心信徒为骨干,带动更多的信徒,再裹挟展一部分信教的士兵,从而竖起造反的大旗。

  如果他们能迅站稳脚跟,那就于南军和北军之外独树一帜,与他们分庭抗礼,这一点他们认为希望很大,因为朝廷兵马的大敌是燕王的人马,不可能分重兵来围剿他们。当然,如果万一失败,那就率军去投燕王,燕王现在势力薄弱,对他们的投靠必定倒履欢迎,到时候他们可以托庇在燕王羽翼之下,再暗暗展自己的力量。

  正月初一是弥勒佛圣诞,本来最具意义,可惜这个曰子时机不合适,那时他们还没有被征召到德州服役,他们本来计划在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之曰起事,可是因为燕王南下,李景隆率大军迎敌,带走了他们在军中展的,要在起事之曰开军械库,给他们放武器的信徒,只得把起事时间再次押后。

  不过,现在燕军大胜,气势汹汹直奔德州而来,明军新败,如惊弓之鸟,他们觉得此时起事,正是天时地利人合,因此决定,俟燕军攻进德州当天,率众起事,自立白莲义军。

  论英雄,谁是英雄。

  夏浔曾对宁王侧妃说过,英雄,是不得已而为之,行人所不能之事,才成了英雄。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概括,其实就是“时势造英雄。”

  不过,也有人相信“英雄造时势”的,比如教义乃是“入世”的白莲教:“拥有这么多的徒众,但有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指斥挥遒、傲笑江山的一世英雄?”

  林羽七、唐姚举之辈正做此想。

  ※※※※※※※※※※※※※※※※※※※※※※※※※※※谢雨霏的风寒已经养好了。

  两个人从借宿的农家启程继续南行,沿途是经过青州的。彭梓祺暗中潜回彭府,去见过了自己的父兄。很幸运,她与夏浔虽然成就婚姻,但是朱允炆因为夏浔的叛逃大怒之下要诛他满门的时候,只知道他已携家小逃走,却未寻索到她的娘家。

  唯一知道夏浔妻子彭氏底细的,只有那位锦衣卫指挥使罗克敌,却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皇帝,或许……是因为他不愿做些无用功的原因吧。

  彭梓祺悄悄见过父兄之后,谢绝了他们的挽留,与谢雨霏继续往北走,所行路线正是章丘、济南、禹城而至德州,这一天到了平原县,想起当初去北平时,在此地戏弄关外参商古舟,却因误以为夏浔也是个登徒子,想要色诱袭击于他,反被夏浔戏弄的往事,谢雨霏心中酸酸甜甜,说不出的滋味。

  随口说与彭梓祺听时,却换来彭梓祺一番取笑,两位姑娘打打闹闹间,似乎冲淡了思念之情,却又似乎加重了思念之情,袅袅一缕情丝,谁说的清呢。

  只是,她们可万万没有料到,她们朝思暮想的那个男人此刻就在她们旅途的下一站:德州。

  而李景隆与燕王,挥军数十万,正像赛跑似的,向那里集结……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