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7章 昏官图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去,对那同僚道:“李兄,你看到了么,你看那水面的塔尖,那是望湖塔,哈哈,我终于认出来了。当初,我奉部堂所命,到这一带稽查帐册户口,曾经登过此塔,是以记得十分清楚。没错,这就是望湖塔,啧啧啧,那塔虽只三层,却也不矮,如今竟只见塔尖,实在是……”

  与他站在一块儿的那位李兄已经被四周官吏们冷淡鄙视的目光看得坐立不安,他勉强笑道:“啊,华兄啊,船头风大,兄弟感到有些不适,咱们……还是到船舱里去歇息一下吧。”

  华椋正在兴头上,哪里肯走,忙拉住他道:“嗳,李兄此言差矣,如此洪水,百十年难得一遇,你长这么大,可见过这等壮观景象么?机会难得,再瞧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人畜漂流,浮尸蔽水,这等惨烈的模样看到了他的嘴里,居然成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壮观景像,一些年长的老吏不由勃然变色,看这等“风景”居然看的兴致勃勃,这人枉披了一张人皮,可长了一副人心肚肠么?

  可是大家都没有说话,就算实在按捺不住想要驳斥他几句的人也没有说话,因为他们忽然现后面已经站了三个人:辅国公、夏侍郎、俞御使。

  周围人的反应很快被那华椋感觉到了,急一转身,看见三位大人沉着脸站在那儿,华椋和那李主事慌忙施礼:“卑职见过大人!”嘴里说着,那华椋似也觉得自己方才有些失言,眼珠咕噜噜转着,想要扮出一副悲戚怜悯的样子来,又不好让嘴脸的转变太过突兀。

  夏浔瞪着他,徐徐说道:“本国公在辽东时,隆冬季节,有一曰曾逢大雪,本国公微服街头,寻访街市,恐有民家因雪大压塌屋舍,无处栖身。行至一处酒馆儿,恰见内中坐有三人,烫着酒、吃着菜,饮赏雪景!”

  四下官员包括随船仆役人等都悄悄聚拢过来,那华椋不明白国公为何突然讲起了故事,眨眨眼,忙也做聚精汇神状。

  夏浔道:“那三位酒客,乃是一位秀才、一个县令,还有一个富绅。眼见大雪弥天漫天,甚是壮观,那秀才诗兴大,便提议各吟一言,凑成一诗句。秀才先说,便道:‘大雪纷纷落下!’”

  旁边听他讲故事的官儿们,哪怕是**品的小官,也都是举人一类的人物,饱读诗书,一听这般平庸的诗句,不由暗自窃笑:“听说国公为了倡兴辽东文教之风,对辽东秀才的录取放开了限制,果然如此,这位辽东秀才所吟诗句,比我这里乡间私塾的学童娃儿所言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夏浔道:“那县令便向天上拱了拱手,恭维道:‘此乃皇家气象!’那富家翁一看秀才好兴致,县太爷也开心,便赶紧巴结凑趣说:‘下上三年何妨?’”

  夏浔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道:“街头正有一个农人穿着单薄的冬衣,袖着双手匆匆经过,听见这人所吟,便站住脚步,接了一句诗,你猜,他接的是什么?”

  李主事愕然道:“一个农夫,能吟得出什么诗句?”

  夏浔一本正经地道:“错了,大错特错!这三人所吟诗句,平平无奇,全靠这农夫收尾一句点睛,整诗才顿生灵气!”

  华椋惊奇地道:“只不知这农夫所吟诗句是什么?”

  夏浔瞪着他道:“这农夫说:‘放你娘的狗屁!’”

  华椋的脸腾地一下就变成了茄子色儿,羞得几乎无地自容。

  夏浔冷冷地一扫众官吏,沉声道:“诸君,你我奉旨振灾,不是施舍几粒浪米,扮百姓们的再生父母来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你我吃穿用度,尽皆取之于用,百姓们才是你我的衣食父母!这番赈灾,咱们心里要揣着百姓,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忧,做事要用心,更不可寒了百姓的心!”

  夏浔说罢拂袖而去。

  夏原吉寒着脸对华椋道:“你可以回家了,朝廷用不起你这样的人!”

  华椋面如灰土,双膝一软,便跪了下去。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