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并州刺史人选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疆?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理由。

  最大的原因还是赵云。

  如今赵云已经向刘辩效忠,再提拔公孙瓒,完全是给自己添堵。

  还是非常扎心那种。

  卢植的第二个人选就更加搞笑了,竟然是刘备!

  刘辩崛起的时候,桃源结义已经过了好几年了,他没有机会招揽张飞关羽,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当然,刘辩也可以招揽刘辩,间接将张飞关羽收入囊中。

  只是刘备是刘协的皇叔,可不是刘辩的。

  刘备和公孙瓒的才能,的确足够担任一方刺史,只可惜刘辩连曹操、袁绍都不任命,又怎么会轮到他们。

  卢植太关照他的两个学生了!

  司徒王允也是心痒痒,只不过他没有直接出手,而是让马仔上书,希望任命王凌为并州刺史。

  王凌为一地太守,刘辩就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直接当刺史?

  太高估他了!

  若是他真的成为了刺史,并州将难以给刘辩提供帮助。

  因此,刘辩将主意打到了戏志才、郭嘉、荀彧等人身上。

  但是思索一番后,刘辩还是决定留下智囊团。

  留在刘辩身边,他们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还剩下河东太守张辽这一人选!

  张辽就是并州人,治理并州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张辽文治武功还是比较全面的,满足发展并州、守护疆土的要求。

  可是,有一个矛盾点需要解决。

  曹操和袁绍,都为刘辩立下莫大的功勋,功绩都在张辽之上。

  为什么提拔张辽,不提拔他们?

  刘辩解释不清楚。

  虽然他可以以喜好决定,但是人心是脆弱的。

  别看属下都是忠心耿耿,你对他们不好试一试?

  刘辩必须拿捏准确,掌握君臣之道,才能长治久安。

  否则打压了一帮诸侯,又培养了一帮出来。

  有什么意义!

  因此,张辽不适合担任并州刺史,哪怕他是能力非常合适的人选。

  刘辩翻了翻自己的脑海,又弹出来一个极其合适的人选。

  那就是弘农太守钟繇!

  这个人的统帅和政治都很高,背景也比较干净。

  群臣已经适应了刘辩的任命,火箭般攀升。

  贾诩、荀攸等人就是如此。

  多一个钟繇又有何妨?

  曹操和袁绍或许难以接受张辽的提拔,但是对于钟繇,一定无感。

  一个陌生人被提拔,也就那样了。

  只要刘辩继续关照他们,就不必担心各种问题。

  刘辩已经以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钟繇脱颖而出,被刘辩任命为并州刺史。

  圣旨一出,所有小伙伴都惊呆了。

  钟繇之前不过刀笔吏,被提拔为弘农太守,就已经是恩宠了。

  现在直接飞到并州刺史之位,所有人都羡慕嫉妒恨。

  但是没有一个人跟刘辩反馈,钟繇不合适!

  因为刘辩的眼光,一如既往地毒辣。

  荀攸、贾诩等人,都用自己的才能,让所有人闭嘴。

  当然,也有不服气的人,只不过他们不敢找刘辩的麻烦。

  钟繇也是如此。

  为了平衡并州战力不足的问题,雁门太守变成了张辽!

  明面上,张辽由司隶河东,改任雁门太守,是由中央贬到地方,

  实际上,张辽的权势更重了。

  雁门郡地处边境,需要更多的兵马驻守。

  兵力一下子扩充到了五万!(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