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九章 山寨_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兴治当年叛逃。家眷只是被看押起来。”

  周世发跟在疾步快走的陈新身后,又不停在说话。稍稍有点气喘,“刘兴治逃到东江,手下有数百夷丁,但巴克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尤其是和刘兴治不同的是,他是真夷。”

  陈新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你的想法是让后金知道他活着,还是暂时把他隐藏起来?”

  周世发躬身道:“让后金的人知道。皇太极没有其他选择,他必须杀死巴克山的家眷,以儆效尤,这样也就断了巴克山回去的路,那样他才算真正是咱们的人,属下可以通过蒙古打听消息,确认是否真的如此处理,也可以确认巴克山是否是后金的圈套。”

  “别让他接触机密,暂时放在情报局效力。在旅顺期间不能关入南城,就在城外看押,凡出屋皆要蒙眼。多从他身上问些东西,这人曾经身为一旗的巴牙喇额真。知道不少白甲兵的战术,审问出来交给兵务司和军令司。”

  “明白了!”

  陈新顺着南城的城壕往北,一个个突出的马面让他觉得更加顺眼。这种马面能增加侧面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减小。这种改进依托于旅顺南城的旧城墙,总体上仍是凸面的旧式防御。

  此时西方兴盛的棱堡是凹面外形。几乎没有死角,让守方取得很大优势。这种修筑方法也传到了中国,徐光启曾建议在京师和蓟镇修建三角三层的空心敌台,第一次有了锐角防线的概念,后来孙元化学习到的更详细,他写的《铳台图说》中,明确提出修建锐角防线(注1),他所形容的“形如长爪,以自相救”,就是多个锐角形成的棱堡外墙形状,虽然他被派到宁远,协助袁崇焕修建城防,但辽镇的腐朽风气让这些改进法实现。

  孙元化的铳台也不是自行研究得来,都是来自欧洲传教士,而澳门雇佣军比传教士更加专业,他们在澳门修建的葡人炮台,是远东的第一批西法炮台,其中很多方法也传到中国。

  这些雇佣军在登州当教官的时候,并没有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为登州没有被攻城的急迫『性』,但登州之『乱』后,陈新接手了他们,开始有人请他们系统的教授这方面知识,多名弗朗机军官被派遣到旅顺,协助兵务司修建防线,土墙的体系中有他们不少功劳,陈新本人跟着学习了不少,他当然也提了不少建议。

  走过南城后,就是第二道土墙防线,土墙和城墙之间有五十步的平地,以及两丈宽的城壕,土墙后坐着第四营的步兵,他们一直在这里待命,那些炮位的缺口后面都空着。如果弃守第一道土墙,那些火炮会转移到这里。

  土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锐角的凸起,前面有一条宽两丈的壕沟,在这个时代来说,任何攻击最终都要面临这条壕沟,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