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改名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往后别人读书念诗,怕不是得手里拎着一挺重机枪。

  “宗长,可是这名不甚好?”

  “好倒是好……”见亲随好奇,老张随口道,“就是怕卢氏族人多想。”

  改名这个事情,扔世家大族都是大事。纵然卢照邻原本不是嫡系,可现在他的的确确就是卢氏新生代扛旗人物,少了他,卢氏玩蛋去吧。现在他要改名,多少都是牵扯到卢氏“家风”。

  门第想要竖立牌面,激进人物是万万不可取的,只有四平八稳的儒雅人士,才能拿来当牌面。

  或许不会永远正确,但却绝对不会出错。

  “宗长放心就是,如今卢氏也希望领军之辈锐意进取。卢升之又非当真更名,只是去河中西域改头换面,想来是无妨的。”

  江阴现在住着的卢氏子弟并不少,除了江阴,还有去江北谋生的。比如君山对面的“马洲”,如今料理牧场的,就是卢氏子弟。除了马洲,海陵县沿江“围圩造田”的吏员,也多是卢氏成员。

  其中操持医者职业的不在少数,可以说在扬子江口,名声也算是混了起来。

  豪门世家的底子,绝非仅仅是引经据典。

  老张并非是担心卢照邻,只是旁生枝节,牵扯到江阴,也是一桩麻烦事。

  好在卢照邻一路向西到了兰州,也不见卢氏有什么动静,想来也是无所谓扛旗人物如何折腾。

  卢氏现在经不起折腾,但不折腾又不行。

  兰州金城河西金城关,关口十几头大猪被陆续从木制笼子中揪了出来。惨烈的猪叫声震天响,操着尖刀的杀猪匠膝盖顶着猪头,另外几条恶汉绑住了大猪,“噗哧”一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猪血是个好东西,兰州血豆腐在丝路上也是小有名气。除了血豆腐之外,因为丽水两岸多种有油料作物,“金猪排”也是兰州的一道旅途美食。

  封装好的“金猪排”如果用腌渍的猪肉,可以存放一个月左右,只是一个月后的口感有点糟糕……

  “西安君,兰州的红烧肉甚是美味,可惜是咸口的。”

  “离青海恁般近,你不吃盐还想着吃糖?”

  “吃糖太贵了这里,西安君可要拿糖在这里换些盐去敦煌?”

  卢照邻连连摇头,笑道,“可不敢作死,倘使换盐去了,怕不是拿我当个盐贩子。”

  粮食换产本是可以的,可卢照邻又不需要这点赚头。驼队中的瓷器、玻璃器、漆器、家具、皮具、棉布……利润就已经足够的丰厚。

  一群胡商也凑了过来,捧着饭碗,围着一大桶红烧肉狂吃。

  油光锃亮的咸口红烧肉上色用的是酱油,咸是咸了点,可油水充足,还十分下饭。别说他们,就是兰州百姓,如今日常也少不了油炸的“金猪排”还有咸口的红烧肉。

  除此之外,用蒜蓉豆鼓汁蒸的排骨,也是绝品美味。兰州地面上的苦力,靠这个就能回一天的气力。

  因为丝路发达,不管是东来还是西往,兰州诸县养猪都还算利润高。就是大猪再大也就是一百来斤,肥肉还不多,达官贵人更喜欢这种猪肉,底层反而喜欢渭州的陇西猪,肥膘最少都是一寸厚,出油极多。

  “西安君,此去西域河中,可有甚事业?”

  “有些打算,大抵上不是养人就是养猪。”

  “……”

  听得卢照邻的回答,一群同行之人都是愣住了。万里迢迢跑河中去,就是为了养猪?养猪哪儿不好养。

  但卢照邻的的确确是打算去养猪的,这是个事业。河中豆麦作物的产量已经大大提高,程处弼肯定会效仿当年的手段,限制游牧。

  这种情况,养猪远比养牛羊来得轻松划算,因为只看河中的情况,属于饲料作物产出远远大于需求。

  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

  尽管大环境养猪的条件很糟糕,不过围绕着几个重点绿洲来精打细算,卢照邻觉得可以尝试。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