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简在帝心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万一皇帝要反腐倡廉,那说不定就要杀个个头最大的。

  连宰辅都没当过,这种行省老大,杀起来不要太轻松。

  李董准备赐“特进”给薛大鼎,也是为了提升薛大鼎的品级,但基本薛大鼎承受的可能性为零。

  金紫光禄大夫或者银青光禄大夫,才是薛大鼎的承受范围。

  至于说“行尚书省”,薛大鼎绝对想都不敢想,“行尚书省”就是真正的诸侯,是比藩王还藩王的存在。李承乾的这个“东海道大行台”,就是“行尚书省”,太子受得,薛大鼎也受得?

  哪怕是河北道的低配削弱版,或者皇帝发话,说这是乞丐版的,你不要多想。

  这可能不多想吗?薛大鼎怕不是以为皇帝要卸磨杀驴,在河北道官场搞大清洗。

  所以康德这才张口发言,说了一句底下的人都讲行中书省,不讲行尚书省。这也是为了提醒李董,就算要放权搞事,也得看底下的人腰板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力气。

  薛大鼎修路修得飞起,野心肯定也见涨,但薛大鼎不会野心大到每边。他不是房玄龄,更不是杜如晦,才能是有的,但薛大鼎起家靠得是薛氏,扬名靠得是“官声”,业绩靠得是张德……

  薛书记,终究是个很小心的传统官僚,只是个人比较进步,也敢于进步,但也就到此为止。

  “这几年渤海修路,着实历练出来一批人才。薛大鼎攒下这些家底也不容易,若能促成大事,倒也甚好。”

  李世民悠哉悠哉地说着话,康德认真听着,现在皇帝是打算把工部削弱,这几年最火热的业务,就是修桥铺路港口码头,可以说膨胀到不行。早年皇帝精力旺盛的时候,工部的顶头上司,是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丞,调教工部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训狗一样的训。

  只是现在精力不济,哪怕老婆出来办事,长孙皇后对于各部门的把控,不可能像李皇帝这样精细入微。很多时候,长孙皇后主要是靠“诱之以利”。

  威权上,是很明显在削弱的,底下重臣固然也会惧怕,但更多时候,就是哄着捧着,念叨两声“女中尧舜”,估摸着能吹到李皇帝撒手人寰的那一天。

  等哄得女圣陛下忘乎所以了,瞎糊弄就是正常操作。

  裴寂也想这么干过,他凭得是跟李渊的关系,可惜被李世民一巴掌呼过去,直接呼死在羌人的地盘中。

  “有弘文阁诸公在,想来朝中诸事也会顺当。”

  “但愿吧。”

  听了康德的话,李世民随口应了一声,改制之后,宰相名存实亡。好处显而易见,集权在手。

  坏处也很头疼,因为六部更加直接地和君王沟通,随着君王的统治手腕松懈,六部权力自然而然地膨胀。

  加上还有武汉这个奇葩在,中低层还有去处,也就让那些少了敬畏的官吏们,颇有点“肆无忌惮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