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躁动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是御史台令书,流外三等。眼下也是流外官,不过去年就说兴许要转吏为官,从九品吧……兴许。”

  “从九品……”

  “别小看从九品啊,那可是武汉的从九品。”

  文士模样的连忙道,“别说他还没有做官,就是现在,一个月杂贴就有三贯,发的银元,不是铜钱。除了杂贴,一个月满勤还有半贯。配一百五十亩田,这田跟咱们的禄田不一样,可以不种粮食,武汉几个庄园,茶树、果树之类都有。一百五十亩地,种什么都比种粮食强,扣除给农官的管理费用,加上手续费,一年能有六七十贯。”

  “当真?”

  “真的假的?一个流外官?”

  “真的,骗你们两个我能多喝两口酒?”

  文氏模样皱着眉头,“除此之外,子女就学这等事体,不必多说了吧。”

  “武汉有女子学堂吧。”

  “女子学堂比京城还早,女圣陛下那一套,都是学的汉阳女子学堂。”

  “还有女官。”

  “对,还有女官。”

  提到了女官,那连襟在武汉的文士更是道:“我那连襟的长女,今年二十有四,十四岁进学,汉阳女子学堂的前身,最早招募的一批女学生中,就有她。现在是桑叶仓的总监,江汉观察使府特聘的流外一等,也是说今年可能转吏为官。”

  “可有婚配?”

  “孩子都四个了。”

  年纪轻的刚来了精神一问,就被回答给打了回去。

  “那岂不是年俸比她大人还高?”

  “武汉有妇女津贴,大头两笔,一是生育补贴,二是生产奖励。生育补贴是自己生产拿到手的奖励,生育补贴,则是分管衙门新生儿增长奖励。”

  “这他娘的还管衙门上下的房事?”

  “汊川县六曹为了争第一,各曹只要是结婚还能生的,谁不是生上三五个。你生得多,各曹官长拿得也多啊。你不生……你不生是不是看不起各曹之长?”

  “也是……”

  听了这奇葩的传说,另外两人也是连连点头。

  中年老汉却是好奇:“生一个能得多少钱?”

  “不好说,但肯定不少。还是子女就学,十三岁之前,在汉阳城是肯定不用家里操心的。尤其是官吏之家,武汉的幼儿园,算是一绝吧。”

  “不错,毕竟是长乐公主殿下一手创办,武汉又多是外来官吏,里里外外省了不知道多少事情。”

  “就说这读书认字,若是以往,还得请个西席,哪里有恁多钱来使唤。就算一个月给一贯,一年也要十二贯。再加上逢年过节的肉食酒水,还有现在的笔墨纸砚,一年没有三四十贯,想都不要想。养一个读书识字的小畜生出来,难啊。武汉就好了,省钱不说,这读书识字,是肯定不用愁的。”

  寒门和高门的差距,仅仅是受教育上,就是天差地别。高门可以搞自己的学校,寒门玩个屁,只能供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