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定偷渡过辽河,投奔高句丽去。

  要是高句丽不收,他们就去抢他娘的。

  唐朝不敢抢,高句丽还不敢吗?

  一般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名声,加上朝廷一贯有逢灾救济的传统。所以循旧例的话。可以让契丹人入幽州范围避开恐怖的雪灾。

  然而王孝通发现了露天煤矿。

  所以,你死多少族人,与我何干?

  当年韦云起单枪匹马,跑阿史那染干那里借了两万人马。然后就给契丹人一发入魂,劫掠四万男女。牲口无数。女子对对半,一半给染干的小弟,一半韦云起弄回了中原饲养。至于男子,统统杀光。

  于是隋朝就初步控制住了契丹人的活动范围,让他们不敢随意搞社会活动。

  然后过了很多年,染干死了,染干的孙子阿史那什钵苾,也就是那个跟李董关系不错的突利可汗也死了。契丹人终于又恢复了过来,偶尔还能搞点社会实践,跟着突厥人一起去看看河东的风光。

  但是很不幸,这个社会实践没有得到唐朝的批准,李董不高兴,就派出了李靖做北方草原大清洗总指挥,而张公谨就是副总指挥。

  一切很合理,虽然唐俭唐茂约骂了娘,而且和李药师闹翻了,但这并不妨碍李董在东部草原地区划了一大块地,并且交给了自己的姐夫张公谨看管。

  而张公谨的老婆,那个琅琊公主,她比韦云起厉害。

  当然终于盼到琅琊公主回家生孩子,生活又可以变得快乐起来,契丹人载歌载舞,畅想着未来。

  万万没想到的是,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雪灾。别说契丹人,就是安北都护府,要不是煤炉烧着毛毯裹着铁板烧吃着优质面粉存着,估计长安首富就是第一个死在草原上的特别行政长官。

  通常情况下,中原人民群众都是友好的,所以契丹首领大贺窟哥本着两族友好同心联手度过难关的美好愿望,去求了张都督。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发型不一样,很显然世界观价值观就不同,没什么好谈的。

  契丹人没有躲开大雪灾,幽州军蓟州军早就得到了张都督的默契,谁要是不给我张某人面子,那别怪老子不给人面子。

  十二卫哪家没老夫兄弟?!

  大家都在军队系统混,张都督这种左骁卫扛把子出身的大领导,能得罪?

  于是边关五州统一了思想:谁特么哪怕放一条契丹人的狗过境,谁就自己脱光了在雪地里学狗爬!

  很快,契丹人冻死了一千人。

  接着,又冻死了一千人。

  雪灾很厉害,河北道诸州也开始救灾,于是理由更加充分了。坚决不能够让契丹人过来分粮食。

  于是契丹人不再因为寒冷而死人。

  很快,契丹人饿死了一千人。

  接着,又饿死了一千人……

  诸部头领心一横,决定跟唐朝人拼了。然后张公谨就带着精锐开始了三州演习。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