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请柬给‘忠义社’,这是派发名单。”

  “扣下凉州驼队,此事让张松昂去和怀远郡王交涉。”

  ……

  突如其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以及命令,让观察使府一时间忙的宛若集市。而隔壁的武汉录事司,则是浑然不觉,夜里依然有人打麻将到两点钟。提醒麻将钟点的那只钟,有时候会有人忘了上发条……

  事情好像很突然,但是当大量的人员调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既隐蔽,又夸张的行动。

  说隐蔽,是因为长安百姓已经见怪不怪,迁都时的阵仗都见过了,还有什么没见过的?

  说夸张,那是因为长孙无忌等在长安的老江湖,都没闹明白发生了什么,忽然就海量的物资朝着西域去了。

  迅速集中起来的丝绸、棉花、麻料……堆积起来的视觉冲击力,一度让观摩的长孙无忌觉得,这特么要是让长孙家一起穿,得穿多少年?

  驼铃响起,当年的城西草料场外,驼队运输的瓶瓶罐罐,装的都是油脂。

  马帮定制的货箱中,丝绸等布绢,是不碰水的。

  嚣张的大青骡子随处可见,它们是拖拽板车前往陇右的主力,在陇右停当之后,丝路上的主力,就会换成驼队和马帮。

  但这一回,不管是驼队还是马帮,都干的很吃力。上头似乎很赶交付日期,队伍中的大小头领,脾气变得相当暴躁。

  只是暴躁的同时,激励花红给的也高,是往常的双倍乃至三倍。

  脚力和力工,只会觉得这一趟能赚十五贯,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队长以上赚的更多,仅仅是计算这一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然后敦煌到碛西的运费,武汉给出的预算是三十万贯。

  人吃马嚼一个月,长安到敦煌,所有参与这场物资转移的总费用,都是在三十万贯中支出。

  至于有些物资怎么去长安,又怎么从敦煌到碛西,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而除了这些,诸行当五年以上熟练工、大工,会有一场“外派”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业务。

  这些熟练工、大工,会带着数量十倍于他们的小工、力工、苦工乃至奴工,在图伦碛,尤其是碛西,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至于为什么这些工匠愿意前往,大约可能是因为情怀吧。

  “我不干了!”

  “好!从现在开始,长安城有人敢雇你做事,算我维瑟尔输!”

  手托葡萄美酒玻璃杯,“白糖大亨”维瑟尔很干脆地跟一群老乡交流着关于“碛西务工”问题。

  这个问题经过热烈友好的交涉,破裂了。

  自认为在中国已经有了一技之长的胡人工匠,觉得就算没有维瑟尔这个老乡,换个单位当然也能事业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维瑟尔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你……你!怎、怎可如此!”

  老乡们很悲愤,他们是闯过河中,经历沙海,到敦煌到陇右才到了长安。他们见识了长安的繁华,见识了中国的富庶,也知道疏勒是个什么鬼样子。就算在长安做不成公务员,做个务工人员,也是好的。

  然而维瑟尔老乡,居然想让他们去疏勒那个鬼地方修最少一年的地球,一年之后,地球有没有事情他们不知道,可是,他们在长安城修炼出来的“娇嫩”肌肤,肯定是会有事情的。

  “维瑟尔!难道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这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维瑟尔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长安粮价恁般低的,怎地几日之间,涨了五文都不止?”

  “你知道个甚么?仿佛‘忠义社’、‘西秦社’、‘关洛社’都在购粮。”

  “要打仗还是要造反?”

  “这如何晓得?”

  长安的粮价迅速高涨,又迅速回落,这些粮食,具体有多少踏上前往西域的旅途,不得而知。

  但是知道这件事情的长孙无忌,脸色发白,催促自己的外甥女,还是赶紧去武汉看看吧,那里景色很美呢。

  “林镖头!”

  “是林镖头!”

  独臂刀客林轻侠,饱经风霜的老脸和独臂“镖王”王祖贤的老脸一样粗糙,但不管多么粗糙,他们的老脸出现在河北的时候,新老刀客就开始散发出“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很受欢迎的开元通宝味道。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