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汉做事是受了委屈,也不要觉得,洛阳人真的就捡了便宜。”张德捧着茶杯,喝了一口,“讲到底,这水泥厂,还是要开在荆楚,最远的,也是开在襄阳,近的,就在岳州。岳州是哪里?是家门口嘛。这些洛阳人,不管他们是不是权贵,总不能硬逼着一问三不知的穷酸措大,跑去窑里点个火,水泥就出来了吧?”

  “水泥厂是要用人的,用的是哪里人?还不是咱们这荆楚乡党?岳州人就不是楚人了?当然了,我也不是说要一定要分个秦楚齐鲁,这是要不得的。你们和洛阳的官为甚不一样?仅仅是因为你们在座的大多数,是出身寒门吗?甚至有的,连寒门都不是,就是庶民。”

  这一句话,让不少人都是面红耳赤。

  但是张德却轻轻地把茶杯放下:“不要以贵贱分高下,洛阳那些京官,拿来武汉,能管多少人?怕不是连源坤罡那个看守渡口的侄儿都不如。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你们在座的,哪一个不是要管几万人十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衣食住行?倘使想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是不是真的只有封侯拜相,才能福泽子孙呢?”

  张德这个提问,让众人一愣。

  “以前是这样的,但现在,我看是未必的。”

  说罢,张德竖起一个手指,“富贵系于一时,最终也是富不过三代。”

  “君子尚且五世而斩,你们这才起步,就开始因为洛阳人过来弄个水泥厂,就心烦意乱,就觉得世间不平。这和当年长安平康坊买醉的穷酸措大有个甚区别?”

  老张轻轻地点了点桌子,“我听说,去年修水库,有个包干区的工头,还另外给一处小姓修了一条引水渠。虽然水渠不宽也不大,照顾的也不过是区区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姓小村,可那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还是专门在水渠口的大柳树下面,竖了个石碑,专门纪念他。”

  “观察说的是鲁湖东南刘家里吧?那工头,今年二月底的时候,似乎是过世了。”

  “嗯,就是他。”

  张德点点头,“我让张亨前去慰问过家属。”

  言罢,张德又道:“如今刘家里二十几户人家,便把石碑换做偶像,供他为神,香火不断。当时有人跟我说,这是愚夫愚妇,要禁绝,我没有听,反而上奏了朝廷,专门封他为刘家里那一片的土地神。”

  众人肃然起敬。

  张德继续说道:“既然百姓说他是神,那就是神好了。那么,诸位,你们操持政务深入实业这么多年,还不如一个工头么?”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