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哈哈哈哈……”

  “程三郎好厚的脸皮!”

  “程处弼,你这厮真是越发无耻了。”

  程老三一脸幽怨:“哥哥,说好不掀老底的呢?”

  “你胡吹自己就行了,把我带进去做什么?”

  张德没理会他,大喇喇地坐在中央交椅上,然后道,“兄弟们都坐下,分别数月,真是想煞我也。”

  “我等也是想念哥哥!”

  “哥哥,河套风物如何?”

  “听闻哥哥让突厥公主芳心暗动非君不嫁?”

  “突厥小王子都败在哥哥脚下,听说还改了名字叫薛不弃,就是承蒙哥哥不弃的意思……”

  特么怎么会扯成这个鸟样?老子又不是人形自走炮!

  “好了好了好了,这次回来,有正事。”

  张德手虚按了一下,周遭都没了声音,一群小崽子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大家伙都长大了不少,有些个还冒出了一茬青黑胡须。

  “奉诫,去年让你办的事情,做好了吗?”

  “办妥了,南山十一个竹山,都买下来了。”

  “好,这次我回来,是给大家再添个进项。不能总从自家府里夹带东西出来败家,坐吃山空立地吃陷,不是个事儿。”

  老张倒不是说一定要和熊孩子们商量事情,而是让他们带个口风回家。忠义社如今也是泾渭分明,那些个想要划水的,都被唱黑脸的程处弼一脚踢开。心里打着小九九的,李震抖抖威风,自己主动嗝屁。

  说白了,忠义社的最后成分,和父辈的圈子是同步的。

  主要来源,就是混过瓦岗和王世充的,这票人祖上数几代都不咋样。还有一帮,比如李奉诫李震,父辈跟李渊又有点若即若离的干系。

  这样的货色,李董才不会担心要搞个大新闻,老张也不至于三天两条被叫过去谈笑风生。

  “奉诫这事办得好,年纪轻轻,能操持一件事情,将来前途无量。”张德赞叹有加,让李奉诫感动不已,一脸求抱求安慰的样子。

  张德拿起了茶碗喝了一口清水,这才道:“两件事情。一呢,家里田地多的,前年炒粮价血本无归的,去处弼那里点卯。二呢,诗书传家的,跟我去一趟学士府。”

  言罢,熊孩子军团自动分成两拨,一拨留在了草料场,一拨跟着张德骑马去了陆老头儿家里。

  路上,张德指了指旁边跟着的少年道:“这是我亲随,边军崇岗镇王镇将的公子,你们认识一下。”

  王大郎一瞧这是抬举自己啊,赶紧上前抱拳道:“见过诸位公子,在下王万岁,有礼了。”

  “王……万岁?”

  这名字说实话,老张听到之后,只觉得蛋疼。

  “王大郎,可有表字?”

  王万岁一脸羞涩:“平素只会舞刀弄枪,也不认识饱学之士,不曾有字。”

  张德便道:“择日不如撞日,这便去我先生府上,正好让先生帮你取字。”

  众人听了,顿时大为惊异,然后一脸谄媚笑道:“哥哥哥哥,焉能厚此薄彼,吾今有十四,正欲行冠礼,不如一起吧?”

  “对啊哥哥,不如我等备好香案,再铺张些许席面,学士府内一起行冠礼,堪称一段佳话……”

  佳话?你们这帮小王八蛋,恐怕以后好厚颜无耻地说自己是陆老头儿的门生吧?亏你们还是诗书传家,当真是……厚颜无耻。

  而这会儿,在草料场,一群熊孩子们顿时叫道:“三郎,碾米能挣个甚钱?”

  “就是,我还当甚个买卖,竟是这般小打小闹。”

  “哥哥也不知怎么想的……”

  程处弼顿时冷笑:“好啊,不想干的出去。瞧不起这个钱?那你们到时候可别眼热,哼哼,我跟着哥哥风餐露宿,吃尽苦头,能不能有个进项,我会不知道吗?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三哥这话重了吧?我等这不是不知道底细么?”

  程老三嘿嘿一笑:“你们几时见过哥哥诓骗尔等?莫非北里唱诗卖名的不是尔等?”

  一群少年顿时老脸一红,去平康坊装逼这事儿,唉……不好说太细啊。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