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七章 儒非此儒圣非圣_王朝伪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想到的。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让他拼着老命来替我写一本书?

  “请皇上容臣把话说完。”孔兴燮根本不理我的岔,依然执拗的按自己的意思说道,“臣这本《书经辨析》辨的虽是四书五经,但却并非二程朱子注解过的四书五经,而是先祖原意,与朱熹他们毫不相干的。”

  噢,孔衍植这些话说的确实蹊跷,从南宋开始,朱熹二程就被抬到了仅次于孔孟的高度,他们的书籍和对孔孟言论的注解已经成了儒家的权威,孔衍植这么说确实有点奇怪。

  “孔公的意思是……”我奇怪的问道。此时我心中隐隐有几分猜测,孔衍植的这番话一定和我有莫大关系。

  孔衍植微微笑了笑,满脸都是无所谓的表情:“臣已经是行将就木的人了,也不怕得罪那些朱熹的门生。本来臣是不敢写这些东西的,但自从臣知道了皇上的一番作为,便明白皇上一番宏图大志,因此臣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果然和我的改革有关系,只是不知道孔衍植这个正统的儒家传人会对我有什么评价,又准备为我做什么事。

  “朱熹二程虽名为儒门圣人,臣却看他们不过是篡经乱典的贼子。朱熹一个只爱女人小脚的腐儒又懂得什么圣人之学,不过空口白话吓唬人罢了。”孔衍植轻蔑的评论起了儒家的权威人物,这让我很是吃惊,怎么也不明白孔衍植为什么会用这种口气说朱熹。

  其实我对朱熹也没什么好感,他的那些理论不能说全是错误,但其中很大部分对中国文化可以说是禁锢,也正是从他那个时代,中国尚武上进的民风一扫而尽。

  “朱子之学确实有些不妥之处,若是大汉能保持唐朝的风气,也不会受那些外辱。”我抬头长叹了一口气。

  孔衍植脸上现出了欣慰的表情,明显是“我没看错人”的意思:“皇上,自宋以降,国中重文轻武,自……自元以后更是只重士农而轻商工各道,文士们以圣门弟子自居,却死抱程朱之学,还沾沾自喜以为便是得了孔孟圣道。当真是可笑!”

  “自元以后”?那不就是说大汉朝嘛,孔衍植还没胆子当着我的面说大汉的不是。

  “臣虽厌恶程朱之论,但国中风气如此,臣也只好附庸,其实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皇上亲政两载,大刀阔斧改革弊政,国中颓风为之一变,如此足见皇上乃是治世创业的贤君圣主。国有明主,万民之幸。”

  我笑了笑,算是接受了孔衍植的马屁,然而心中却在想:一改颓风那有这么容易?要是那么容易做,我就准备建设**了。

  “重农轻商、重文轻武等等不过是程朱等人的小见识,哪里能得孔孟精髓?只会令国家社稷衰败罢了。臣得遇英主,心中欢喜,所以才敢撰文讨伐程朱,这本《书经辨析》摒弃程朱之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