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秦皇汉武,前车之鉴_大唐:打入冷宫,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把李佑给“卖了”!

  一方面,李佑的个性是吃软不吃硬。

  如果真把李佑这小子搞急了,八成会来个鱼死网破。

  李世民不敢冒险,毕竟他想快速推进科举制度,手里这两张牌太珍贵了。

  另外,李世民安插的暗子居然还没掌握工厂的技术。

  万一这技术只有李佑掌握,那直接把李佑卖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李世民思来想去,心下决定,不仅要死保李佑,以后还要跟李佑开诚布公谈一谈。

  房玄龄这边慷慨陈词,矛头开始指向太子李佑。

  “陛下,老臣为国之心,日月可鉴啊!”

  “堂堂大国储君,不思参与朝政,每日蝇营狗苟,在乎这些取巧之道!”

  “这不是大唐之福!”

  “老臣恳请陛下,下旨封禁此书,并将太子派到崇文馆学习经世济民之道!”

  李世民心中冷笑。

  这帮腐儒的心思果然阴险。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算计起旁人,还打着为他人好的旗号。

  李佑要是交给这帮人教育,铁定被忽悠成只知道四书五经的“圣人明主”!

  实则屁都不懂!

  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泥塑菩萨,这个大唐还有人来维持平衡么?

  岂不是任由这些掌握话语权的腐儒欺上瞒下,窃国大盗!

  李世民是一路杀上来的帝王,他虽然奉儒教为国家正统。

  但指望这样一位金戈铁马的帝王相信儒家那一套,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世民除了手里的刀把子,谁都不信。

  所有的妥协,都是为了大唐盛世崛起!

  房玄龄不知道,他一句话戳到了李世民的逆鳞。

  对于接班人的问题,他现在已经认定李佑了。

  房玄龄的建议,无异于谋夺李唐江山的未来。

  太子之事,李世民不允许其他任何势力插手。

  李世民回过神,恶狠狠盯着房玄龄,目光如鹰隼般冷厉。

  房玄龄还欲多言,触到这样的目光,一肚子圣贤之语全噎了回去。

  此时的他,背后生寒。

  跟随李世民多年的房玄龄知道,自己绝对触了皇帝的逆鳞!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房玄龄脑筋飞速地转动着。

  他也就拿了那几句废话劝诫,怎么就不小心冒犯了皇帝呢?

  若是魏征此时此刻在场,恐怕就要笑掉大牙了!

  心里没点“十三”数,就敢玩谏言张目,沽名钓誉之事?

  恐怕只能用找死两字来形容!

  李世民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文治武功,不说超越秦皇汉武,那也是第一流的皇帝。

  他现在最操心的事绝不是心里勾画的“改革”蓝图!

  而是继承人的问题!

  毕竟,秦皇汉武,前车之鉴。

  这两位在世之时,群臣皆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后事却是凄凉。

  败就败在接班人的问题上!

  这一点魏征看得很清楚。

  所以,魏征弹劾李佑,那是相当克制的。

  也就不痛不痒抓几个常见的问题糊弄几句。

  真要让他对付太子,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房玄龄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他是怎么狠狠得罪了皇帝。

  这边,李世民的雷霆之怒终于爆发了!

  “尔等腐儒,欺人太甚!”

  “不说别的,单单说这标点符号,怎么在尔等眼中,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歪门邪道了?”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