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马周!_大唐:打入冷宫,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宫自会呈上奏折。”

  卢印之闻言大喜。

  要的就是太子这句话!

  只要奏折上有太子殿下的印玺,以后出了变故就不怕了。

  “多谢太子殿下,微臣自当竭尽全力,火速将几个贼子缉拿归案!”

  李佑打了哈欠,不耐烦道:“赶紧滚,本宫乏了,别在本宫面前晃了!”

  卢印之小心翼翼,恭敬道:

  “殿下,这三个贼子按大唐律要处死,还需您亲自主持,不知太子殿下……”

  李佑打断道:“嗯,本宫知道了,到时候你通知本宫一声!”

  李佑又沉思片刻,又道:“这样吧,你每日派人到太子府通知本宫案件进展!”

  卢印之道:“太子殿下圣明!”

  “微臣手下有名主簿,名叫马周,办事妥帖。”

  “微臣就让他联络您吧,您看如何?”

  李佑微眯的双眼瞬间睁开,目光炯炯。

  他提高音量,“马周?”

  李佑似是疑问,又像自语。

  卢印之吓了一跳。

  处死遣唐使这样的大事太子殿下都不在意,怎么会对手底下小小一主簿这么惊讶?

  莫非太子殿下与马周有仇?

  卢印之见李佑半晌无语,心中更加惴惴不安。

  李佑终于想起马周是何人等了。

  回过神来,问道:“

  此人是否在博州任过职?”

  卢印之不明所以,只得老老实实道:“太子殿下洞察万里,马周之前确实在博州任职。”

  “其后游学长安,得常何举荐,才进入长安府任职。”

  说罢,卢印之偷眼一瞥太子。

  见李佑一副兴趣盎然的姿态,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心中更是暗暗羡慕,马周这算走了狗屎运了。

  太子心中挂了号,这是发迹的前兆啊!

  卢印之可是素有耳闻,太子殿下虽然性子惫懒,不喜政务。

  但知人善用,兼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太子手下任职,可是一桩美差!

  李佑也有些兴奋,这位现今名不见经传的马周,可是未来帝国宰相!

  马周,清河茌平(今山东)人,唐初宰相。

  其多次向太宗谏言,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马周孤儿出身,家境贫寒,求学刻苦。

  但其人贫困失意,不为当地州府重用。

  武德年间,马周授任博州助教。

  后愤而离职,西游长安,以门客身份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常何是玄武门的守将,更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

  当初就是他提着脑袋,帮助李世民发动政变,一举奠定基业!

  后来太平盛世,常何是个武将大老粗,只知舞刀弄强,不通经世济民。

  常何也就被动边缘化了。

  但马周一来,就帮助常何扭转局势。

  在他的帮助下,常何屡次谏言,皆有成效。

  常何也扭转了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刻板印象。

  当然,李世民自然也看得出,这些见地不凡的奏折绝不是常何写出来。

  常何背后有高人幕僚!

  贞观五年,常何上书时务策论,罗列二十点帝国弊政,皆言之有物。

  不仅如此,还另附对策。

  李世民阅后大喜,遂星夜召见常何。

  常何自然不敢隐瞒,和盘托出此事原委。

  李世民闻之更是大喜,次日召见马周。

  马周对答如流,经政文史,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