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64章 仲长之念_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不然,势必会遭受到众人的反对,而给这新礼换上一身皮,以教化的名义,就可以顺利的传播了,从古到如今,能够设礼的人物,那是不得了,孔夫子都不敢如此,郑益自然需要小心的进行,这些人是不会明白,用前人的礼,已经铸不出当今盛世的灵魂。

  郑益也开始了自己的所想,而庞统也开始准备郑益所说的那些,关于文化府的设立,乃至人员的选拔等,这些事情,庞统竟都是交予郑益来负责,毕竟,这些都是他的够想,他对于这些政令的理解,也比任何一个人要深刻的多,郑益终于拿到了可以施行的权力,他即刻开始进行对书籍的审核制度,奖赏制度的探讨。

  诸葛亮也不曾闲着,带着人,再一次填补了诸多的空缺,由马良出任官学仆射,来填补王朗逝世之后的空缺,马良这个人,在各地为政时,政绩不错,同时风评也很好,故而,他的升迁很快就通过了吏府的审核,他成为了新一代的官学仆射,不过,王朗这个仆射在官学的影响太大,他想要完全掌控官学,施行决策,怕是还要等上一段时日。

  在此之外,还有一个空缺,就是新设立的文化府之仆射。

  当孙权说出可以升迁的官吏的时候,诸葛亮懵了。

  “夏郡太守袁耀,在任期间,政绩非常之突出,各方面都是最优异的,他完全可以担任文化府仆射,何况他还年轻,没有失去开扩之心,而作为文化府的仆射,需要与各地的世家大族,以及名士,大儒打交道,袁耀乃是袁子之嫡长,又是袁家之嫡长,他完全可以出任这个位置。”

  这是孙权的原话,诸葛亮显得有些迟疑,自家弟子有多少能耐,他是知道的,袁耀磨砺了这么长的时日,能力突飞猛进,不过,他还是太年轻了,若是可以,诸葛亮是不想他如此急着返回庙堂的,最好能在地方上再磨砺上一段时日,不过,诸葛亮虽是这么想,其他人并不是如此。

  众人都知道这个家伙,他刚刚赶到塞外的时候,塞外只有四万多百姓,经过了这些时日的治理,如今的塞外夏郡,有百姓三十多万,大多都是原先的奴隶,因功而被释放,袁耀又带着人在周围耕耘,开垦,畜牧,开矿,一个夏郡,发展速度竟是不比幽州那些郡县要慢,如今夏郡还有了“塞外司隶”的美称!

  这个年轻人,是真的不错,他完全可以担任这个位置。

  侍中台内,就算是庞统,也无法压制群臣,其余人都赞同,诸葛亮心里哪怕再反对,也是没有用的,在商谈之中,袁耀成为了文化府仆射。

  ............

  当然,这期间,刘懿又一次前来拜见刘衢,说的话还是一样的,希望能够让仲长统离开庙堂,离开雒阳,最好是能让他一辈子都不要当官,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