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问题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这个损失和代价也太大了。破坏容易,想要再建设就难了。

  杨震替陶净非压住了阵脚,前边的陶净非则以最快的速度调整着部署。虽然在重新部署的时候,陶净非进行了最周密的调整。但战术调整之后,究竟能打成什么样子,他的心中依旧没有底。整个天津城的这个八卦一样的城市结构,实在是让人头疼。

  其实这次天津作战,从打响其实就一直让陶净非很是伤脑筋。外围作战虽说日军抵抗也相当的顽强,杨柳青、军粮城、小站、大沽口、北塘等各个要点,也是经过反复争夺才最终确定归属。但对于陶净非来说,这都并不是真正让他头疼的。

  外围的战斗虽说也艰苦了一些,但是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巷战争夺相比,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正让他头疼的是进入巷战阶段之后,整个战斗的艰难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情报上的不足。

  天津日军指挥官很狡猾,在城郊战斗的时候,虽说也反复争夺每一个要点。但是对于兵力的使用上,却始终牢牢掌握着一定的节奏。同时城内的炮火支援,也只动用了部分的炮兵,将地面炮兵的主力都隐藏起来。直到进入城区作战,其真正的炮兵实力才全部展现出来。

  整个城区全部被日军炮兵,早就设置好了标尺。各个炮群都有自己固定的作战方向,再加上机动炮群的配合,让抗联各个方向的攻击部队,每向前进一步,都要遭受大量的炮火覆盖。与日军交手这么多年的陶净非,还是第一次遭遇到一个局部战场的日军,火力这么密集。

  这还不是陶净非遭遇的最困难的事情,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情报上的缺失。从天津外围战斗打响一开始,日军便对天津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包括伪军和伪政府人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就连伪高官在内一律不许出城。

  将城内的伪军所有高级指挥员,与伪政府的所有能够接触到军事问题的职员,全部集中到一处严加看管。所有的伪军与伪警察,则全部打乱建制,编入日军守城部队作战。别说活人不许出城,就是死人也不许出城。

  期间不管什么原因死亡的中国人,都不许出城下葬。尸体与棺木要么暂时存放在家里,要么送到天津日本人开设的火葬场火葬后带回家。反正就是一句话,不仅活人不许出城,死人也不允许出城。

  日军封锁过于严密,导致城内的情报送不出来,城外的侦察人员根本进不去。天津地下党的多部秘密电台,又被日军宪兵队采取轮番停电,全市禁止销售电池而全部破坏,失去了与城外的所有联系。

  直至战线已经推进到天津市区,但是对于天津的城防工事结构以及布防态势,抗联天津前线指挥部依旧掌握的一鳞半爪。就连天津日军的指挥部所在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