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尔逊在电报上详细的分析了这种情况。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对于在这支军队中长期驻有联络人员的苏联人来说,未必不会不清楚。至少自己特工人员失踪,苏联人不会一点察觉没有。即便他们做的很隐秘,但对于一向嗅觉灵敏的苏联人来说,应该还能从中间寻找出蛛丝马迹。

  他们如此做,也许是并不信任苏联人,也许是并不想被苏联人控制。更可能是为了安抚满洲境内百姓在之前内心中存在对过去的俄国人,现在的苏联人排斥甚至强烈讨厌的心理,而有意识的不进行这种宣传。

  只是苏联人为什么在只维持表面上的和谐情况之下,还在以优惠的价格向其提供其发展军工所需的原材料,去年甚至通过贷款的方式,协助他们从美国进口了一批新式战斗机,并为他们训练了一批飞行员和装甲兵技术人员,却是不得而知了。

  不过在这一点上,皮尔逊与杨震的想法倒是很一致的。只不过差别一个在认为即便要饭也要有实力,一个认为苏联人在西部边境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为了能在远东地区筹建一个强力的预备队,而宁愿花上一笔费用不算太大的钱买平安而已。

  其实在皮尔逊少校看来,苏联人向抗联提供的那些在波兰搞到的装备,几乎是一个无本的买卖。将这批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的装备提供给了抗联,不仅仅赚取了一笔贷款,还赚了一个好名声,又给日军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而自己却支付出了一笔运费而已。

  在皮尔逊看来。双方实际上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苏联人付出至少在他们看来,只是很小的代价,换了了一个平安的东部边境。以便至少为他们今后欧洲战场上,换来一个稳定的后方。而对于这支队伍来说,这个唯一的邻居却是其通往外界的唯一桥梁。

  只是在皮尔逊看来,也许双方的真实的关系会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具体情况还需要长期的观察。但是无论如何,在日军所谓的满蒙生命线中,有一支对日作战坚决,而且战斗力也相当强悍,最关键的是并非如我们想象那样的靠近苏联人。

  这支军队虽然得到了苏军相当大的援助,但是其领导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作战风格。这支军队相对于苏军来说,编制更加灵活,而且更加注重自己的作战风格。其火力配置也明显显得更加合理。最关键的是,这支军队从未被苏联控制过。

  皮尔逊在电报上除了详尽的分析了杨震所部与苏联的关系之外,还在电报上讲明了自己对这支屡次给予日军重创的看法。在他看来,这支军队从上到下对日军充满了极端的敌视情绪。也许这与他们大部分的亲身经历有关。

  他们的高级军官或是在满洲沦陷后,在深山老林中进行了许多年艰苦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