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3章 讨价还价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出海找黄金?”

  孙策点点头。“有兴趣吗?”

  “当然有。”蔡瑁嘴都合不拢了。“去哪儿找?”

  “就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只能说有两个方向:一是做生意,交州有不少夷商是使用黄金支付的,和他们做生意,可以换取黄金,并渐次了解海外的黄金产业。夷商最喜欢的货物是丝绸和陶瓷,眼下豫章已经在研制新瓷,将来会成为非常重要的生意。这个办法比较稳妥,只是比较慢;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寻找金矿。陈矫有报告说,他在侯官领船时曾到夷市采风,看到有夷人用的金块,与我中原不同,只是那些夷人用的金块也是换来的,只知道在海中大洲,不知道具体位置。”

  “侯官?”蔡瑁沉吟道:“这消息我也听说过,只是没有证据。听说海外有大洲,是越人后裔之国,只是相距太远,来回要一年,一旦遇到大风浪,船翻人亡。”

  “没错,但那些夷人用的是小船都能往来,我们有大船,把握要大得多。陈矫已经留了人收集情况,很快就会有进一步的报告到,如果可行,趁着北风可用,年后就起程。趁风而行,带足一年的粮食和水,以一个月为限,如果能找到,就地立营,打探情况。如果没找到,也立刻返航,记下航线即可。”

  孙策和蔡瑁商量出海的事。对台湾岛以及南侧的菲律宾群岛的存在,他是有把握的,只是大海之中航行不比陆地,如果不凑巧,偏了航向,擦肩而过也是有可能的。好在现在有大海船,足以装载船上人员一年的给养,再多路出发,相信总有一路能找到目标。

  剩下的就是如何找到金矿了。在他印象中,台湾岛应该是有金矿的,菲律宾也有。就算找不到矿,那些岛上也可以种稻,建立几个自给自足的据点应该不成问题。风险肯定有,却比哥伦布带着三艘船一头冲进大西洋要有把握得多。

  蔡瑁很感兴趣。既然夷人能划着简陋的木船来到侯官,他有大海船,还担心到不了那个什么大洲?既然夷人能活下去,他为什么不能活下去,大不了杀了那些夷人,夺他们的土地就是了。万一找到金矿,那就发了,还做什么生意啊。

  当然,有利可图,不代表就不能和孙策谈谈条件,毕竟这也是去冒险,是有可能送命的。

  “大王,出海危险,除了海船之外,有没有其他的保障?”

  孙策眨眨眼睛,早有心理准备。“我想把水师督甘宁调过来,随行保护你们。”

  “不……不用。”蔡瑁吓得手一抖,手里的杯子差点摔地上。甘宁那个杀坯随行保护?万一找不到夷人,他又杀性大作,杀了我们怎么办?“大战之际,甘兴霸正当大用,对付几个夷人太可惜了。臣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多带一些部曲?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