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1章 家业大了烦恼多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策笑而不语。他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他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体验过技术进步带来的优势究竟有多大,但后世子孙能不能有这样的见识,他不清楚。他在尽一切可能的将华夏文明往这方面引,能不能成功,却不敢说。物极必反,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现在那么多人都把他当神一样崇拜,但神是学不来的,以神的子孙自居的人大多没什么好下场。要么自欺欺人,连自己也骗了,要么口是心非,整天担心受怕,看谁都像野心家,连儿子都得防着。

  袁绍当年是不是这样?

  我好难啊。

  “说说你们当时是怎么争论的吧。”孙策说道。

  “喏。”

  孙策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沮授闲聊,主题是官渡之战,实则范围并不仅限于此,经常扯到别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所有的历史都是为当下和未来服务的,孙策听沮授说官渡之战,归根到底还是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他没有管理这么大团队的经验,他的核心团队中也没有这样的人才,就算是荀彧、刘晔,他们当政时,大汉其实已经日薄西山,能管的地方非常有限,还发不他现在的地盘大呢。

  不管什么事,大到一定程度,都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能治一郡太守,不代表就能治一州,能治一州,也未必就能管治一国。即使是真正的王佐,也不一定能成为名相。孙策对此深有体会,见过太多的失败案例,无数企业倒在了扩张的路上,看似热火烹油,花团锦簇,转眼间就大厦将倾。这也导致他越来越谨慎,甚至有些自缚手脚的原因所在。偏偏这样的辛苦还不能对别人说,只能自己消化。

  和沮授东拉西扯——或者说是旁敲侧击的聊了半天,孙策心情松弛了些。这时,远处有人探了探头,孙策眼力甚好,定睛一看,见是袁耀,知道他有事要说,便与沮授道别。沮授也看到了袁耀,识趣的退了下去。孙策招了招手,袁耀迈着小步,奔了过来。

  “大王。”

  “什么事?”

  “呃,小环刚刚收到了一封信,是赵昂之妻王异所书。”

  “王异?”孙策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这凉州的奇女子。她之前是吕小环的伴当,兖州之战后,她随赵云回关中去了。“说些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寻常问候,另外说起河东形势,希望大王能够出手相救……”

  听袁耀说完,孙策已经明白了王异的意思。赵昂这是担心他对凉州人区别对待,想通过吕小环示好。看来赵昂对贾诩也没什么信心,凉州人内部也是貌合神离,互不信任。

  人心隔肚皮,概莫能外。

  孙策问了时间,知道王异的书信是在大年初五发出来的,那时候河东尚未生变,但王异却已经做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