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无处话凄凉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孙策率领的精锐,和一群羊没什么区别。

  袁叙就是这群乌合之众的典型。这时候了,他还不肯骑马,非要坐车。车轮陷入泥泞中几次,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如果不是他姓袁,是袁绍的从弟,如果不是到兖州之后还要他支持,刘备恨不得一刀砍了他,直接扔路边的水塘里。

  走了半夜,刘备一直不敢放松,直到过了杼秋也没有遇到一点阻击,他才勉强松了一口气。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大意,催着所有人继续前进。天色微亮,他们赶到榆亭,遇到来接应的兖州斥候,知道一万兖州军就在前面不远,这才停住前进。

  一夜急行,济阴郡兵都累惨了,命令一下,很多人直接就坐在了水里。

  刘备翻身下马,站在泥水中,看着身后稀稀拉拉,拖得很长很长的队伍,心情低落。

  “整队,清点人数。”刘备哑声道。

  简雍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他们人不多,清点起来很容易,粗粗一看,应该损失有限。毕竟是征战多年的老兵,比济阴郡兵要强多了。可是简雍回来的时候脸色却不太好。

  “怎么了?”刘备心中隐隐不安。

  简雍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损失有限,少了三十七人,可是……将军的妻儿都不见了。”

  刘备愣住了,看着躺在车上的关张二人,心痛如绞,泪水夺眶而出,捶胸顿足地指天发誓。

  “孙策小儿,欺我太甚。若上苍保佑我不死,将来必报此仇。”

  ——

  孙策顺利接收萧县,还有四千丹阳兵。

  得知就这么被刘备抛弃了,丹阳兵义愤填膺,破口大骂刘备的祖宗十八代。听陶应说了事情的经过,他们羞愧难当,发誓下次遇到刘备,一次要讨个说法。

  陶应请示了陶谦,将这四千人转送孙策。孙策也没客气,收了下来,拨了两千人给朱治,让他继续镇守萧县,剩下的两千人编为一营,并从亲卫营中抽调数十名军侯、都尉一级的将领加强领导,因功升任都尉的徐琨也在其中。孙策对他期望甚高,希望将来能由他统领这支精锐。

  数日后,陶谦率军退回徐州,留下一万人给陶应镇守彭城,自己回郯县去了。青州黄巾声势复炽,徐州黄巾也可能蠢蠢欲动,他必须赶回去主持大局。离开之前,他和陶应详谈了一回,得知孙策对陶应很关照,陶应的进步也非常明显,他很高兴,答应了孙策从徐州招募人士的请求。

  很快,秦牧赶了回来,带着麋芳和三百骑士。麋家实力雄厚,这三百骑士都是精锐细选出来的,身体素质不比亲卫骑的骑士差,只是缺少系统化的训练,战斗力尚有不足。麋芳本人武艺不错,骑射娴熟,是从小就下了不少苦功的。孙策很高兴,让麋芳进亲卫营担任军司马,做秦牧的副手。

  麋芳大喜过望,连连称谢,发誓要努力训练,早点跟上亲卫营的步伐,不给孙策丢脸。麋竺收到消息后也很高兴,和孙策合作的信心更足。他向陶谦提出运盐入豫州、荆州,和孙策做生意。

  陶谦欣然同意。

  顺利击退刘备,稳住北部防线,孙策回师南下,准备讨伐陈登。

  四月初,孙策回到相县。蒋干带着张昭从彭城赶来。张昭拖家带口,连藏书都一卷不落,全部带了过来。与他同行的除了儿子张承,还有侄子张奋,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孙策很高兴,与张昭深谈了一回,当即决定聘请张昭任汝南郡学祭酒,待遇比照蔡琰。张昭不知道蔡琰是谁,听完孙策的解释,得知是蔡邕之女,脸色稍缓,却还是不以为然。

  “区区女子,就算有些才学,岂能为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孙策笑笑。“要不这样,张公去宛城一趟,见见蔡琰,考考她的学问。如果她真的不合格,我就将她免了,由张公接任,以免耽误了那些孩子。如何?”

  张昭慨然应诺。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