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3章 该杀谁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其身?

  他看向孙策的背影,心头升起一丝敬畏。孙策很年轻,但是他的见识却超过了很多人。他也许读的书少,不会引经据典,但是他看问题总能一针见血,一两句话就将对手逼到墙角。就像高明的武者,没什么花哨的招法,但是一出手就直指要害,胜负立判。

  这样的人如果拥有强大的武力,天生就是领袖,可遇不可求。

  孙策转头看向杨虑。看着这位被尊为“德行杨君”的少年,他由衷的觉得悲哀。十七岁的少年,就算品德高尚,充其量也就是个三好少年,怎么可能十七岁就州郡礼聘,三公辟召,无非是襄阳豪强之间互相标榜,然后又出了个习凿齿,把这些言过其实的传言记下来,写成了书而已。

  典型的文人作派,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大门一关,老子天下第一。至于真相如何,他们根本不关心。

  不愿面对现实,或者说不敢面对现实,这是文人的通病,由汉代发端,以后更甚。

  杨虑被孙策看得不安。在这个同龄人的注视下,他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连呼吸都变得非常艰难,更别提说话了。若非多年读书,涵养气度,他此刻说不定会哭出声来。他低下头,避开了孙策的逼视,将杨介扶了起来。

  孙策也跟着站了起来,转头看看小脸煞白,咬牙切齿的杨仪,突然笑了一声:“听说你擅长算学?”

  杨仪哼了一声,想表示自己的气概,只是被孙策的气势所迫,这一声闷在了喉咙里,没能出来。

  “这样吧,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来,我就放过你们杨家。回答不出来,你们就乖乖地跟我合作,交出土地,如何?”

  杨仪紧张地看向父亲杨介。杨介咬咬牙,点了点头。杨仪用力的点点头。“你……你说。”

  “假设有兄弟二人,各娶妻一人,有田百顷,家大业大吧?兄种田,辛苦劳作,供一家食用。弟读书,养浩然之气,传圣人之业。种田者长年劳累,夫妻二人生子女四人。读书者岁月悠闲,夫妻二人生子女六人,皆男女各半。为方便你计算,子女生则不计父母。十亩地可供一人食。请问多少世之后会有缺粮的危机,此时又有多少人耕地,多少人读书。”

  杨仪皱起了眉头,掐着手指,迅速计算起来。孙策看在眼里,倒是很意外。这小子不用算筹,居然想心算?怪不得黄承彦都说他擅长算学,这是天生的。

  过了一会儿,杨仪抬起头,目光却有些游移。

  “有答案了?”孙策笑笑。“说吧。”

  “十亩能供一人食,百顷可供千人食。传至第七代,兄之苗裔一百二十八人,弟之苗裔……一千四百五十八人,共一千五百八十六人,超过五百八十六人,有断粮危机。”

  孙策点点头。“照这么说,如果杀掉五百八十六人,这个家族就能维持下去?”

  杨仪的额头沁出了冷汗。他不想回答,却被孙策逼视着,不得不点了点头。

  孙策无声地笑了起来。“那你说说,我们是该杀那些辛苦种地的,还是该杀那些传圣人之业的?”

  杨仪紧紧地闭着嘴巴,额头青筋暴露,一声不吭。杨虑的脸色也非常难看。这时,杨介惨笑一声。

  “承彦兄,你说得对,是我错了。”

  -

  -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