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贻我彤管(二)_诗情画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往的敬酒,没了张广儿这个威胁,乡亲们高兴,自然来感谢赵匡胤的人也非常多,有些人喝的踉踉跄跄的,也过来敬酒,一个不小心就撞了赵匡胤一个满怀,一个精致的布袋便从赵匡胤的胸前被撞了出来。

  布袋落地,从里面掉出一支红彤管来,因只露出半面,人们也看不清是什么,只见赵匡胤很是小心的连忙从地上捡起,精心擦拭后,又放了回去。这一连串动作皆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而那个红彤管别人不认识,贺静女却是认得的。

  “赵公子如此珍视这布袋,可有什么缘故?”坐在一旁的贺鱼问道。

  “这布袋里装着一支毛笔,是一位友人所赠,她希望我不只在武艺上多下功夫,于诗书上也要花些心思,便赠了我一支笔,因是位很重要的友人,所以格外珍视。”赵匡胤回道。

  “赵公子能认识这样一位故交,也是幸事,不过这红彤管的笔,用起来怕是不顺手?”贺鱼一边给赵匡胤敬酒,一边说道。

  “我是个莽撞性子,和人打起架来总是不管不顾的,她怕普通的笔给我,没几天就摔碎了,所以送了支红彤管的笔,不为写字,只是提醒罢了。”赵匡胤轻笑着答道。

  “这到也是位极有趣的人,不知赵公子可有听这位友人的话呢?”众人听到这儿都忍不住笑了,老婆婆便追问道。

  “那是自然听的。”赵匡胤也笑着答道。

  “这个我这个妹妹倒是可以作证,兄长无论赶路多忙,都定是要抽些时间读书、写字的。”赵京娘此刻回话道,贺鱼和老婆婆互相看了一眼,了然于心的对彼此点了点头。

  “红彤管?那是什么东西?”人声鼎沸,虽离的不远,但云锣她们依然没办法听清赵匡胤那桌的对话,她竖着耳朵听了好一会儿,也都是断断续续的,没办法,只得转头自言自语道。

  “就是一支普通的笔,没什么。”贺静女回道。

  “那是一支笔啊!你怎么知道的,不是一个红彤管吗?”云锣略带惊讶的问道。贺静女此刻才发现自己刚刚的话说的有些唐突了,连忙解释道:“我听见的,不过后面说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云锣了然于心的点了点头道:“我也听不太清他们都说些什么,不过想来定是高兴事,一个个的笑的那么开心。贺静女也跟着点了点头。

  酒喝得尽兴,乡亲父老便想着让赵匡胤在镇子上多留几日,有些更是想让他就直接住在镇上别走了,还说帮他安家立业,赵匡胤一一谢过,但都并未答允。酒足饭饱之后,大家都回去了,赵匡胤带着一行人到老婆婆家歇息。

  “我这个小房子里,许久没来过这些人了,你们自己寻住处,不用客气。”一进院,老婆婆便高兴的说道。

  “听婆婆这意思,之前也是来过好些人的?”云锣几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