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之子于归(一)_诗情画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自己要娶之人,便不自觉漏出了笑容。

  “刚打个照面,就让你疯魔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啊?”岑彭摇着头躺在了床榻之上。

  刘秀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躺下,开始回忆刚刚和管丽华那短暂的碰面。

  若不是衬残红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提眼角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

  管丽华的那一个回眸,让刘秀觉得眼前人似神仙归洞天,空余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刘秀翻身暗自说到:“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小姐啊,看你一眼,引得人意马心猿。

  《寄生草》

  蓝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洛阳管家千金,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

  第二日一早,刘秀醒来时,管丽华一行三人已上路奔南阳郡而去了。王邑的大军一夜之间,就平息了刘崇的叛乱,刘秀虽归心似箭,但不得不到宛城中拜见王邑。

  “这三五年间,王宰衡招揽了各方学士,朝廷里的大臣和学者,最盛行的便是讨论灾异和禅让,经此一战,怕是要改天换日了。”拜谒完王邑,回南阳的路上,岑彭说到。

  “天下百姓都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哀帝更是听从方士儒生之言进行改元,但改元后又如何呢?汉朝的灾异并没有因此停止,国运至此,我们也只能且走且看了。”刘秀回到。

  “听王邑将军的意思,大司马好像很赞同你和管家结亲?”岑彭笑着问到。

  “管老爷和大司马年轻时是好友,大约也愿意遂了亡人的心愿吧。”刘秀慨叹到。

  “那你可得要好好谢谢这位大司马了,若不是他,你怕是娶不到这么漂亮的媳妇儿。”岑彭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刘秀紧跟其后,笑而不语。

  宛城大胜的消息当天便飞鸽传书到了京师洛阳。

  “太后娘娘,这传国玉玺您留着有何用呢?还是给侄儿吧。”王莽一脸笑意的说到。

  “你!你!你!好一个狼子野心啊!哀家之前竟没有看出来。”王政君扶着桌子,愤怒的说到。

  “自古尧舜时代便有禅让之风,如今各地的灾祸四起,献符上都显示,莽为真命天子,天意如此,太后娘娘何必如此呢?”王莽回话到。

  “天意如此?那是天意,还是你的意思?你别以为哀家不知道,那些献符的人,都是你的人。”

  “太后娘娘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这天下,还有不是我王莽的人吗?您贵为皇太后,如今不还是要听侄儿的话吗?”

  “你休想,这传国玉玺哀家是不会给你的。”

  “娘娘给与不给这天下都是我王莽的了,您还有孙子,我们还有族人,姑姑就想看着王家的族人做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亲国戚吗?”

  “哀家给王家的还少吗?你,你弟弟,你哥哥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