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 科举二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此言,刘荣便是笑道:“还望王公通禀之”。

  “殿下稍后”,言毕,王仡便入殿而去之。

  听闻是刘荣来了,天子刘启心道:这小子这么早来来做何?

  “宣其进来!”。

  “诺!”。

  不过须臾,刘荣便入殿而来之。

  “儿臣拜见父皇”,刘荣当即一行礼道。

  “免礼”。

  “谢父皇!”。

  然刘荣还未说话,天子刘启伸手拿起一卷竹简言道:“看看此卷简牍”。

  接过一旁之侍从递过来的简牍,刘荣便言道:“诺”。

  然刘荣打开一观,其竟然是淮南王刘安参奏其丞相张释之僭越夺权之奏疏。

  都说刘安是个胆小之人,然此时刘荣却是觉得刘安的胆子,比起其父淮南厉王刘长来也是不逞多让之。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去岁之时,吴楚叛乱,刘安若不是被张释之设计夺了兵权,此时早已是身死国灭之,然其当初之作为,以及想要做的事,天子刘启与满朝之臣皆是知之。

  此时此刻,叛乱已平,天下之诸侯王再无造反成功之可能,刘安应该做的应该是老老实实的夹起尾巴来做人,安安分分的在其淮南国中做他的淮南王,竟然还上窜下跳的要出来上奏要天子治张释之的罪。

  当然张释之的此种做法,令天子刘启不喜之,但若要治其之罪,也应是天子自己来做之,哪里有你刘安说话的份!

  然此时天子刘启问道:“你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之?”。

  这时刘荣才反应过来,看了一眼面露不喜之色的老爹。

  然刘荣却是未回老爹之问,而是淡然说了一句道:“儿臣近日到长乐宫之时,常听一黄老之士为祖母讲一书,听闻乃是淮南王命人送入宫种之书,且儿臣还听闻,太后似乎甚喜之”。

  闻此,天子刘启心中怎会不气之,刘安竟然把主意都打在窦老太太的头上来了。

  此时天子刘启之心中怎会不对刘安之举气愤之,该死!该杀之!当真是奸贼!

  俨然,在刘荣这一番话之后,天子刘启此时已将刘安给判了死刑了!

  一阵轻咳之后,天子刘启却是又言道:“此事此后再言之,你以为此时淮南王参奏张释之之事当如何决断之?”。

  刘荣自然是明了老爹的性子的,按理来说,只要是得罪过自己的人,天子刘启定会在心中便会将其打上标签,此生都不会再用之。

  特别是向张释之这般臣子,那可是将天子刘启彻彻底底的给得罪了,若不是看在其是文帝之心腹,且还是天下闻名之名臣,早已寻个明目将其治罪之。

  此时按照老爹的做法,定是会将张释之给一撸到底。

  历史之上,便是因此事张释之而被罢职,其子张挚与其父一般,皆是不善逢迎权贵之人,在张释之死后便被亦被罢职且是终其一生而再为入仕…………

  又言道,国有诤臣不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