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菩提本无树_大景镇玄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己,讲究的,便是要自己先成佛,而后再去普度众生,而度人,则是要普度众生,而后积累功德,从而才能成佛。

  这两种路径,要说谁对谁错,杭天逸真分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普度众生,显然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这个时候,不论是灵真寺的和尚,还是来自大弥寺的僧人,他们的争论,却是在自身的修行之上。

  如此,这便是有了执念,执着于某一样东西,于佛家修行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但佛家僧人,也是人,只要是人,七情六欲便没法子断,保持所谓的清澈灵透,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度人度己,争论了半天,最终没有什么结果,而后便是又上升到了对于修佛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之中,又分为有法和无法两个方向来辩论。

  大弥寺的僧人认为,有法乃是修行的基础,只有在有法的基础之上进行修行,以之为参考,时时警醒,方可不走偏路,从而正道成佛。

  这位说的僧人,还举了例子,大殿里面香火繁盛,但是需要时时打扫,才能够去除尘埃,使大殿不染尘。

  修佛的人,也是当如此,需要时时拂尘。

  这般话语,让杭天逸想到了神秀禅师的那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传闻,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从而开辟佛门一道的,是以这几句偈语,可以见到神秀禅师的非凡见解。

  也是因为如此,神秀才能成为禅宗北派的开山鼻祖。

  但在当时,还有一个比神秀更厉害的僧人,那就是禅宗六祖惠能。

  他听得神秀的偈语,便顿然有悟,于是也作出了四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体意思就是,一切有法,皆如梦幻泡影,连菩提树都没有,又哪来的尘埃呢?

  这四句偈语,以杭天逸的见解来看,就是在吹牛,看不见的东西,你随便怎么吹都行,但是实际上,还是需要时时勤拂拭的。

  神秀北派的渐悟,杭天逸觉得,更适合于寻常人,而惠能的顿悟,却是看重天资。

  杭天逸觉得,这其实也是要分情况而论的,只是当时,五祖弘忍却是认为惠能更为厉害一些,因此便让惠能继承了衣钵,而惠能,便成了禅宗六祖。

  见得灵真寺的僧人一时语塞,杭天逸忽然开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管如何,杭天逸是东方的人,灵真寺和自己是一遍的,转牛角尖的事情,他自然是要做做的了。

  “这是什么意思?”大弥寺的和尚听得这四句偈语,不由抬起头来,直觉告诉他,杭天逸偈语的层次很高,但他们却是没法子理解过来。

  当此之际,杭天逸自然是要把逼格给拿出来的,当下他淡然一笑:“很简单,一切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