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再请一天假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时借着帮府谷县兴工业、教学生的名头,便在本地学庙设了衙门,定居下来。其间也常常致书给周王和府中诸官员,处理汉中事务,但却舍不得立即离开。

  这里离山西只有一道黄河,离内蒙更只隔一道大边,再往回走就没有离得这么近的地方了。

  桓凌他们也不知如今到了哪一旗,出使得顺不顺利,遇没遇上鸿门宴。若是那些部族不肯受招抚,甚至暗中设伏偷袭,他们在茫茫草原上可跑得过人家吗?

  顺义侯那几个儿子靠得住吗?

  他夜有所思,白天便免不了多跑几趟黄河。本地军人百姓——学生都关起来了——见了他这行事,暗地里不免也要叹一声鲽鹣情深。甚至还有胆大的人趁他在黄河岸边逡巡时上前劝他:“桓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又有那些精壮军士护卫,必不会有事。如今寒气越重,大人也要顾惜身体。”

  万一桓大人回来,宋大人倒病了,喜事都要染上悲意了。

  宋大人紧抿双唇,想说一声“我没有”,又怕越描越黑。忍了又忍,只清咳一声:“本官在此是为考察黄河上游治沙治水之事,非为看别的。”

  府谷到神木、榆林一带多风沙,他只是研究如何防风治砂,从源头减少黄河含砂量,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望夫石什么的!

  为了向全县人民证实他是务实的官员而不是整天想着对象的情圣,宋大人严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之余,就从黄河左岸开始规划防风固沙工程——

  如今正值冬天歇农的日子,他正好征发徭役,带人开挖粘土矿、用麦杆、干苇杆扎草方格,打进流动半流动的沙丘里做沙障。

  既然开始做防风障,正好榆林、神木等县也都在风沙带上,索性趁着农闲时往各县征发民夫,多做一些防沙障,将移动沙丘稍微固定住。

  今年先打下这些沙障,明春便可开始种草了。

  如今的沙漠化问题应当没有几百年后严重,若能从现在起便开始整治,等到他们那年代,或许水土流失问题就能治理好呢?

  他为了避嫌,没再绕去黄河边观风,而是在沙漠侵蚀最严重的一带巡查。

  各县都在他分守道老爷的提调下,安排衙差带卷尺、绳索量度沙障位置,督促各地甲首依他给的宽窄筑沙堤,如今已颇见成效:凡他查验到的地方,沙丘上不是半露出粘土堆的土条,就是被扎成一排的苇杆圈得结结实实,仿佛已不怎么流动了。

  不知是否有错觉,起风时空中吹起的沙砾都似乎少了些。

  陪在他身边的元县令看着那连片芦杆围成,扎得密茬茬地紧锢着风沙的草墙,也是满面唏嘘:“不知大人是如何想出这等固风沙的法子的,竟真把沙子定住了!”

  “原先咱们榆林这一片刮起风来都是遮天蔽日的黄风,一座座砂丘都跟着风跑。神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