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第 60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年虽说周王的婚事仍没着落,可日子也还要接着过。到了端午长假中,福建省依旧要办讲学大会。

  外省跟风的大会比他们办的更奢华也好、更有文化底蕴也好,福建这里还是保持着全国第一家省级讲学交流会的气度,按着自己原有的模式从容地安排,不去试图模仿任何人。

  不过相比起去年的观望,今年则有更多名家学者主动来讲学,接到请柬的生员、儒士更是引以为豪,要在亲友中狠狠炫耀一番。甚至有许多外地学子打听着武平仍有讲学会,也从各省结伴而来,想见识见识这引起讲学风潮的源头之地究竟好在何处。

  以祝颢、徐珵为首的几名主办苏州讲学大会的才子自然也在其中。

  他们去年那场讲学已办出了自家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却没能压倒诸省,胜过最早办大会的福建,这在他们来说就已是极大的失败。这一趟过来就是为了看看福建大会的成色,回去之后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家大会——

  当然,若这福建只占了个“早”,别处实际上还不如他们所办,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写文章具述此情的。

  武平县的大会在端午正式开场,五月初一,祝颢一行就已风尘仆仆地踏入了武平县地界,在城北见到了交椅山、思齐讲坛……和讲坛前乌泱乌泱的一片长队。

  他们今日见着的排队盛况,差不多就是黄大人去报假案时看见的那样。

  离着排队地点,就有个穿着素白襕衫、顶着一个梳得光光的小鬏儿,胸前斜挂了条红绸的小学生跑过来,操着磕磕绊绊的官话问:“几位先生是来参加我们‘第二届福建名家讲学交流大会’的吧?”

  众人愣了愣,打量那孩子几眼,见他举止规规矩矩,甚有礼仪,也不认生,是个讨喜的学生。胸前那条红绸上写着拳头大的“导游”,不知是谁想出来词,倒也通俗易懂——顾名思义,这孩子应当就是引导人在武平县游览的小向导。

  几人不禁笑着逗他:“你这孩子是哪里的小学生,谁叫你来与人做这导游的?”

  那孩子挺了挺胸道:“学生是旁边宋氏学院的上舍生,因为今年讲学会参与人多,要有人在这里引导外来的名士大家,故此志愿来做导游的。听先生们口音,不是咱们福建人吧?有请柬么?没有请柬的不在这边排队,我带先生们到游客登记处去。”

  他们自然没有请柬,又看那小学生聪明懂事,便放开胸怀跟着走,不多久就到了路尽头的一个棚子里。

  棚子里坐的是个穿青襕衫、戴折上巾的生员,温文尔雅,颇叫人有好感。他面前是一张光秃秃毫无装饰的长案,唯一特别的就是长,可容五六人同时在桌前书写。那桌外摆着四张同样简单的无扶手木椅,当中空得宽宽的,有两名在他们之前到来的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