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养老制度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我看来,老年人的界定应该是在人生最后20%的时间段内,也就是说,社会平均年龄为74岁,那么被定义为老年人的最低年龄应该是60岁左右。

  按照我们现在的社会平均年龄是68岁计算,被定义为老年人的最低年龄就是55岁左右。

  所以老年人的年龄定义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社会平均年龄来浮动计算的,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是越来越高的。

  那么以后平均年龄达到80岁或者100岁,将越来越成为可能,如果是一个固定的养老年龄值,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同时对于养老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最终很可能会难以为继。

  假如平均年龄达到了100岁,还是按照60岁的年龄退休,那么人的一生将有40年的时间无法为社会创造明显的财富。

  反而需要社会供养,这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由于退休时间段的延长,养老金额不可避免的增加,而工作时间内提交的养老金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最后养老金肯定会入不敷出,这样的养老制度也就无以为继。”

  作为承包商,赵一必须先要将这个问题讲明白,不然首先危害的就是他的利益,即使他再富可敌国,如果不计较这个问题,还是有可能陷入破产的境地。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关乎承包商的利益,也关乎国家的利益。

  一是会造成参与劳动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国家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受到打击,毕竟国家的财富依赖于劳动人口来创造。

  二是养老金会因为大量的退休人员而面临枯竭的境地,虽然是承包给了赵一,最开始肯定是赵一来承担这部分损失,也就是说首先破产的是赵一。

  但是赵一一个人破产并不算是什么,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既然赵一这个承包商都无法维持下去,那么国家来接手也不一定能够维持的下去。

  那么最后一条路就是修改养老制度,那么原本运行多年的养老制度瞬间改变,造成的社会影响会很大,对国家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而国家社会的稳定是执政者特别在意的。

  当然如果下定决心搞死赵一,也可以不答应这条,但是赵一也可以不承包呀,这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按照赵一的三个福利制度来看,成长期约占总年龄的30%左右,按照平均寿命68岁计算,也就是说平均人的一生大约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再花费20%的时间来进行养老,剩下的50%的时间才是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间,约为34年。

  “由于个人养老金的上缴情况不同,有的从来没有缴过,有的缴的时间很多,有的缴的时间很长,所以这些人的养老金发放标准肯定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