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5章 又要放血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其他各行各业也是严重缺人的状态,不可能进行太多的师范教育,所以这些被调派的老师,需要作出长期驻扎的心里准备。

  里面不乏一些城市里的教师,会被调派到农村去执教,这对被选调的老师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中国教育公司必须在待遇上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虽然这样花费的资金更多,但是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样的窘境只需要撑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情况就会变得好转了,那时候就会拥有足够的人才来填补这里面的空缺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教师都觉得委屈,现在有编制的教师人数并不是很多,大多还集中在城市里面,更多的则是厂办教师和无任何编制的乡村教师。

  就像赵一读小学的时候,全校只有校长一个人是有编制的,能够获得退休金,而其他没有编制的教师,就只能领取微薄的薪水。

  为了补贴家用,甚至还需要亲自下地种田,所以小时候小学老师都是上午上一门课,下午上一门课,这样两门课的老师就可以错开来,进行农业耕作。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全国的教师都会纳入到中国教育公司里面,以后再也没有所谓的编制问题,只有中国教育公司员工的身份。

  在中国教育公司里面,没有任何身份上的区别,在待遇上面是一视同仁,按照中国教育公司给出的薪资待遇,今后那些乡村教师领取的薪水,足够一家人的用度了。

  还是那句话,中国教育公司觉得自己能够负担得起这些支出,即使不够,赵一也会自掏腰包,进行补贴,将这种不公平现象彻底消灭掉。

  为什么同样是教书育人,还存在这么大的差距,还存在身份上的不同,这在赵一看来,是相当的怪异,是他不容许出现的情况。

  有的读者可能发现了,赵一虽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但是却很少进行慈善捐赠,那是因为赵一觉得,这样的捐赠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现在有赵一来承包国家的三项福利,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今后不会再有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也不会因为缺钱而无力负担治疗费用,更不会出现晚年凄凉度日的惨况。

  这才是赵一心里的大善,只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才能够彻底杜绝不良个例的发生,今后也不会出现教育慈善、医疗慈善等等情况的发生了。

  如果今后那些富豪想要捐钱,完全可以捐赠给中国教育公司,或者直接捐赠给各个大学,因为大学不是义务教育,他们的一部分经费也是需要自筹的。

  至于学校教学设备的问题,主要是由北极星公司来负责研发,由于赵一提供了完善的技术资料,研发工作对于北极星公司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然后就是产量的问题,这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将产量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