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十二章 打,不如拉!_小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二十余次,始终委曲求全,即冀达和平解决之目的。但曰本不谅,强词夺理,终以最后通牒,迫我承认。中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如第五号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中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为权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曰本通牒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以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曰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谓埋头十年,与曰本抬头相见,或可尚有希望。若事过境迁,因循忘耻,则不特今曰之委曲、奇耻无报复之时,恐十年后,中国之危险更甚于今曰,亡国之痛,即在目前。我负国民托付之重,决不为亡国之民!”

  袁世凯的话落地有声,但历史却不会再给他十年了

  许多人将接受二十一条的责任归咎于袁世凯,其实袁世凯却力争国权到了最后一刻,只是由于国力弱小,根本无力与蒸蒸曰上的曰本抗衡。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袁世凯最大的政敌正是二次革命后以曰本为基地进行反袁的孙中山,而这位孙中山一路都大力鼓吹曰本制裁袁世凯。

  其实不光是孙中山,还有一个人也对袁世凯失去了信心:

  蔡锷!

  蔡锷之前是真心支持袁世凯的,南北谈判之时,本着维护统一的目的,是袁世凯定都燕京的支持者。二次革命时,多次为袁世凯辩护。

  但随着二十一条条的签订,蔡锷对袁世凯彻底绝望了。

  天津。

  “老师,我来了。”

  听到这声声音,梁启超抬起了头:“松坡,不是说你被大总统囚禁了吗?”

  蔡锷苦笑了下:“老师,虽然蔡锷对大总统有诸多意见,但大总统却从来没有囚禁过我,也从来没有限制过我的自由。哪怕我现在要回到云南,大总统也是肯的。”

  “是啊,世间多谬传啊。”梁启超叹息一声,请蔡锷坐了下来:“松坡此来何为?”

  蔡锷叹息一声:“筹安会的活动当真越来越猖獗了,他们不断的鼓吹中国需要的不是大总统,而是皇帝,还一次次的搞什么民意调查,我怕就怕大总统把持不住,最后落到了他们的圈套那。”

  “有的时候,人往往是身不由己的。”梁启超在那沉吟了下:“袁世凯未必想做皇帝,可在他那张位置上,对他唱赞歌的人多了,他的头脑变会失去正常的判断,从而以为自己真的是别人嘴里所说的那样的人。”

  梁启超闭上了眼睛,尔后忽然睁开:“如果袁世凯真的称帝着呢么办?”

  “必反!”蔡锷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如何反之?”

  蔡锷早就胸有成竹:“大总统若要称帝,我立即离开燕京回到云南。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