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劫案!_小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散在鲁南山区。

  所以邹、滕、峄三县多年来一直是土圌匪横行的地区。

  孙美瑶得手之后,便照着孙桂枝的主意,先把四个外国女客释放,同时教她们向官方转达三个条件:一是迅速将围山官兵撤出十英里以外;二是收编匪军为一旅以孙美瑶为旅长;三是补充军火。绑匪的目的在于解抱犊崮之围,收编他们为政圌府军,并不是要赎款。从山上送下来的第一封信,是上海《密勒士评论报》记者鲍威尔所写的,劝告政圌府军勿攻山,须求和平解决。全体外俘都在信上签了名。

  由于外过使团坚决主张派人和土圌匪讲和,以免危及外俘生命,所以9月30日起从北京、济南各处赶到枣庄来跟孙美瑶谈判的大员,计有山东督军田中玉、省长熊炳琦、交通总长吴毓麟、曹锟代表杨以德等等。

  真是冠盖云集,把小地方的老百姓都吓呆了。

  孙美瑶没料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不免有些慌张,他底下那些小头目如郭琪才、周天伦等则意见纷歧,各有打算。有的主张适可而止,不宜闹得太过分;有的则看准了政圌府害怕外国人,不敢使用武力,主张趁此机会大大地捞一票。

  全亏孙桂枝以老当家身份,从中主持。山里的生活条件太差,匪徒的性格又很粗暴,被绑的肉票吃不了苦,死的很多,他也得分心照顾。至于向官方提谈判条件,当然更非他出场不可了。但他很善于隐蔽,自己并不出面,只跟在别人背后,暗暗指掇,因而官方最初竟没有注意到他。直到后来谈判到了一定阶段,匪方答应先释放一批中外肉票时,才发现匪方所出的释放证上,都由孙桂枝一人签名盖章,有个叫秦榛元的小孩子,因为没有这张释放证,竟被临时拦回去,大家才知道匪方实际的首领是孙桂枝。

  围山的官军有一年半没有领到军饷,只好经常把军火卖给土圌匪,田中玉了解这种情势,怕官军靠不住,所以特从济南调来自己可以信赖的军队1500人,用以自卫。

  官圌匪开始进行和谈时,官方找到峄县绅士李麟阁等上山接洽,杨以德找到张敬尧旧部郭泰胜充当官圌匪之间的调人。山上土圌匪非常爱戴张敬尧,因此北京有人建议起用张勋、张敬尧办理招抚事宜。

  北京政圌府和绑匪方面第一次正式谈判,谈判地点是中兴煤矿公司,官方是由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长熊炳琦亲自出马,匪方代表是周天松。匪方提出几个条件:(一)政圌府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二)收编匪军为一旅,以孙美瑶为旅长;(三)补充军火。

  官方认为除了第三圌条都可以接受,官方提出分三批释放外俘。双方准备签字时,匪方要求外国人和邹县、滕县、峄县三县士绅一同签字担保官方履行条约!

  谈判成功后,交通总长吴毓麟“义愤填膺”,自告奋勇愿意入山为质,交换“洋票”提前释放;接着山东省长熊炳琦也愿“附骥尾”,偕同上山。

  消息传到北京,曹锟马上打电嘉奖吴、熊的忠勇,劝他们提早回到北京。

  10月1日山东督军田中玉下令政圌府军解围撤退,并委孙美瑶为招抚司令,派人持令上山。不料匪方却变了卦,孙美瑶当着官方代表的面,扯碎了委任令,并且致函田中玉,自称建圌国自治军总司令,否认官圌匪所签订的和平条件,宣称必须政圌府军完全撤退,并接济山中粮食后,他召集山中领袖举行会议,才能提出匪方的正式条件。

  孙美瑶的变卦是因为看准了官方还会让步,认为这笔买卖可以大捞一把,因此推圌翻了先一天签订的官圌匪和约。这一来,使北京公使团感到了大为吃惊,接连照会外交部阻止政圌府军改抚为剿。

  同时还责成曹锟转令山东当局和平了结,以免伤及外俘!(趴趴熊_无始提供)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