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9章 温柔(二合一)_重塑千禧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干货,要么是寻求易科和易购到地方的业务,要么是奔着内地首富的名号过来寻求投资。

  方卓平时比较忙,一般都是副总接待,尽量不得罪人。

  但也有点名想见他的,那没办法也就只好得罪人了。

  行政人物有时候会比较奇怪,尽管职务不算高,心气却不时高高举起,方卓不愿意开这样的口子,时间长了也就半被动的能被谅解。

  “方总,那边说是有发改的……”电话里的汇报声音稍稍拖长,报了个关键的名字。

  有这一层关系就另说了。

  方卓几次做事认识了不少那边的人,而且,亲哥郑丹锐也是那里出身。

  “那就约明天下午,嗯,三点吧。”

  他卖了个面子,猜测着这个关系不是长虹掌门人更替的说客,可能只是一块敲门砖。

  时间定下,八成明天得当面表态了。

  方卓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长虹如今的发展已经比以前好太多,这个问心无愧。

  他喝了一杯茶,开始认真翻阅冰芯对晨星半导体的评估。

  晨星半导体成立时间是2002年的5月,总部在宝岛新竹科技园,那里的公司多达数百家,有完善的半导体生态,其中,台记、联电、Acer都十分有名。

  从2002年5月到2006年3月,晨星创建也还不到4年,但已经可以称得上站稳脚跟,它依托芯片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已经差不多拿到内地1/5的市场。

  这种速度可谓是相当惊人了,因为,还要考虑某些厂家与原有芯片合作方的合同问题,像飞利浦,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是单纯的采购,还会有附加要求。

  如果这种合同到底,晨星半导体的业务版图肯定还能扩张。

  以及,它的业务不是局限在内地,也正积极的像欧美市场进发。

  方卓细细的看了一遍文件,认真的思索双方合作的基础。

  确实如老倪所说,晨星的发展太快,如果真想把冰芯的产业链往上蔓延,现在是个不错的时机。

  但也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晨星虽然因为业务和服务而在内地不同城市设立了部门,可它的主体研发还是在宝岛,即便是把它收购过来,人家转手剥离研发团队,那就只剩个名头空壳了。

  新竹那里不缺半导体的创业环境,也不缺IC设计的相关职位,再加上某些情况……这还真不方便强行收购。

  冰芯曾经顺着电视八雄的机会和晨星开了10-20%的入股条件,最终谈下来的是5%,彼时的整体估值是在17亿。

  今年它这个发展前景,20亿肯定打不住了。

  方卓喝着茶,默默思索。

  他想要的不是晨星在电视芯片设计上的前景,而是晨星的人才队伍和设计延展,暴力的溢价收购不太可取,以内地的电视业务来威胁也不太妥当。

  方卓考虑着好一会,觉得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