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堆塑罐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晏磬书是抱着捡漏得心态来的,所谓捡漏,原是古玩界的行话,只要是以较低的价格买下这个价格本完全买不起的物件就是捡漏,捡漏的原因有很多种,大多数都是卖家不识货,错把宝贝当垃圾,捡漏需要买家渊博的知识和一双能识宝贝的慧眼,很多时候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是圈里有人捡漏了,这件事可以让他炫耀一辈子。当然,如今随着鉴宝类节目的风靡,捡漏这一字眼已经在平常人中并不陌生,许多不懂古玩或是只懂一点的人就跑到古玩市场,摩拳擦掌准备捡漏,这事除非是百万分之一的狗屎运,不然就等着被那些能言善辩的摊主骗钱。

  晏磬书当初报考了文博专业后,也总梦想着自己能够捡漏,甚至幻想着自己是文博界的奇才,凭借着高超的鉴宝技术横扫古玩市场,轻松赚钱、买车、住别墅,无数美人被自己的才华所折服,拜倒在自己的西装裤下。在学校上了一年的课后,他彻底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先不说学的知识和他想象的有偏差,比如中国古代玉器课上整节课讲述的都是玉器上纹饰的含义,蝉纹寓意生生不息,蛙纹代表多子多孙,问包浆、水头、怎么辨别真品赝品,这不是课上应该教授的内容。其次,学校上课的导师也不会鉴定,除非是专门上鉴定课的,遗憾的是文博专业并没有文物鉴定这门课,只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艺术鉴赏。导师一般是以研究学术为主,分析的是遗物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们熟知什么年代制作的文物会有什么特征,但对高仿、赝品一无所知,因为他们的职业导致他们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刚抢救发掘来的出土物,论鉴定真假可能还不如古玩市场摆摊的商贩,至少古玩市场物件流动性大,真真假假,商贩们上手过的物件怎么说也有几千上万了。

  所以对文博专业不了解的人还是不要问文博专业的学生是不是轻松能捡漏,想当年,晏磬书大一寒假回家,甚至有一些亲戚拿着家里的瓶瓶罐罐到晏磬书家里来,说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问能值多少钱,搞得晏磬书很是尴尬。

  而现在,有了系统后,晏磬书少年时的胡思乱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往金艺后街的路上,他的脚步轻快。金艺后街与三年前晏磬书看到的样子变化不大,既然是捡漏,就要选择价位相对较低的地方,晏磬书还是同三年前一般绕过了固定店铺走向临时摊位,这天已临近黄昏,临时摊位比晏磬书想象的要多一些,近500个放置着古玩艺术品的蓝色铺垫呈“回”字型有序安放在一个大空地上,摊主们或蹲或坐,一双眼睛使劲瞄着来往的路人,查看是否有什么能宰的肥羊。

  不知是否还能见到以前的那个三哥,晏磬书回想起当年被三哥忽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