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7 西北问题】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俘虏,只要首级。

  所以,把大西北大杀都归在左宗棠的头上,是不正确的,真实的历史是“以回制回”。

  后来牛逼轰轰的西北马家军阀,不由使人想起马福祥、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仲英等一串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各霸一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西北老百姓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传奇故事。

  他们的发迹,寻根追源,这一切都出自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这人的名字叫董福祥。

  董福祥,字星五,排行老二,宁夏固原人。他生于清道光已亥年(1839),卒于清光绪戊申年(1908)。

  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念他勇敢善战,并且参与了镇压戊戌变法等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历史事件,是清末历史的一个有功之臣,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衔,人们又称他为“董宫保”。

  吴忠西南十几公里处的“董府”就是他革职禁锢后,花了四千两银子建盖的府邸。

  这董福祥本是一个农民的后代,其父董世猷好赌,董福祥年少时,家境中落,读书未成,生性顽皮,成人之后,竟长成了一副魁伟彪悍的体魄,身材高大,倜傥风流,能说会道,常于乡人一起谈点天下大事,尤其好谈古今历史兵法、战争,谈至高兴处,他神情激扬,向人流露出了他的胸中大志,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乡人觉得这年轻人不错,有胆有识,是个难得的奇才。

  于是,乡里面酝酿着成立“哥老会”时,都推举他做了当地“哥老会”的龙头。

  后来,他不满官府,跑到庆阳、安化一带聚众起事,投奔了庆阳民团团总高二,高二命短,被人暗害,他又被推出来,坐了民团的第一把交椅。

  几年之后,他带的队伍,发展到几十万,他又改名自称为“保安司令”。

  1869年,左宗棠部将刘松山率兵攻打他的老巢——镇靖堡。

  兵败如山倒,他顺势投奔了老湘军。他所带十几万流民,其精锐者被刘松山改编成三营,号称“董字三营”。

  同治七年十二月至同治十三年,董福祥跟随左宗棠、刘锦堂等人镇压了金积堡马化龙的回民起义军后,他开始与西北马家军阀的鼻祖——马占鳌有了缘分。

  马占鳌是当时西北回民起义军的一支劲旅,他在他的老家河州一带组建了一支“河州靖南军”的义军,董福祥奉命赴河州一带镇压。

  马占鳌一看急傻了眼,吓破了胆,便闻风前去“董字三营”归降。

  董福祥念在同是甘肃人的份上,不但没杀马占鳌,仅把他带的回军改编成“河州清南马队”,马占鳌授副将衔。

  马占鳌有一位部下,名叫马海晏,任马队中旗帮带,全队归董福祥统领。

  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董福祥随左宗棠部将刘锦堂进兵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