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何进的疑惑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就是一个字,装!

  关于演技这方便,林朝除了自己以外,还没服过谁。

  “唉,时局动荡,贼寇并起,这大汉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发出感叹的是郑玄。

  老头虽一心避世,但听到这些坏消息,还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若放在今日之前,卢植肯定也会和郑玄一起叹息。末了,两人说不准还会骂两声天子昏庸,百官无能,阉宦祸害天下之类云云。

  但现在嘛……

  “师兄莫要做此小儿姿态!”

  卢植笑道,眼神带着无比的自信,声音也豪气干云。

  “某此次出征,定然平灭贼寇!这大汉天下,岂能容这些贼寇横行!”

  “师弟所言极是。”

  郑玄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卢植的话。

  他明白,自己这位师弟在领兵作战上,有相当的才能。

  见二人还对朝廷抱有希望,林朝在旁不禁摇了摇头。

  这四百载大汉,终究是太深入人心了!

  前有荀彧,荀谌兄弟,现在如郑玄,卢植这等大贤,都不愿意相信它会崩塌。

  但,接下来一两年发生的事情,会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这些人脸上,将他们彻底打醒。

  “子初,你今日回去后,便修书一封,写给玄德。”卢植又对林朝说道,“就说朝廷命某出兵平叛,问他可愿助某一臂之力。”

  果然,接到诏令后,卢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备。

  卢植虽然弟子众多,但目前手头有兵的也就只有公孙瓒和刘备。

  公孙在现在还在幽州和乌桓拼杀呢,自然不可能调兵帮助卢植。

  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中山的刘备,和他麾下的大军。

  他与刘备虽是师徒,但林朝与刘备的关系明显更近一些,所以才请林朝先问问刘备的意见。若刘备同意,他就再修书一封,连同调令一同送往中山。

  当然,名义上用斧钺调度刘备大军赶往并州。

  这一套流程符合情理,又不用虚耗时日,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卢公本就是玄德公恩师,今又持节讨贼,可调任天下兵马,何必多此一举。”林朝笑着推辞道。

  “子初就莫往某脸上贴金了。”卢植摇头笑道,“玄德能有今日,全靠他自己努力,某也没帮衬到什么。再说,他现如今是一郡都尉,手下掌管近两万大军,某总得顾及他的颜面。”

  “卢工高义,某这便修书一封,送往中山,报与玄德公。”

  林朝说完,又扭头向郑玄行了一礼:“老师。”

  “学问何时都能研习,平叛讨贼才是大事,你且去吧。”

  闻言,林朝这才开口道:“多谢老师体谅,朝告退。”

  ……

  大将军府。

  何进下了朝回到府中后,便急命人去请袁绍,袁术,曹操,荀攸等人。

  “这些阉人平日里蠢如猪狗,怎么这次变聪明了,如此轻易就破了公达之计……”

  在人还没到的时候,何进一个人坐在桌案前冥思苦想,口中还喃喃自语着。

  荀攸的谋划无比绝妙,几乎是绝杀之计。何进自问,若是把他放到宦官的位置上,绝不可能破解。若非如此,何进当初也不可能拍板执行。

  可是……

  这么好的计谋,为什么会被那些阉人破解了呢?

  难道我何进还不如那些腌臜之辈?

  不,这绝不可能。

  何进绝不可能承认自己比不上一群阉人!

  更何况他一直认为,自己虽是中人之姿,但好歹比一般人要聪明一些。

  而且自己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肯虚心纳谏。别人提出的建议,只要有道理,他一般都会听从。

  这也是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何进便要召集众人的原因。

  只是这个优点……

  说好听点是虚心纳谏,

  说得实在一点,就是优柔寡断……

  请收藏:https://m.xiaoshuomv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